我的第一张“大字报”:炮打“三思而后行”
本帖最后由 赖皮 于 2013-5-10 07:39 编辑
从改善维度解读下“三思而后行”,欢迎大家讨论。
最近在工作中,遇到了很多改善项目进展缓慢,确定下来的事情无法落地的情况。典型的反馈:“方案有某某不足,需要如何进一步优化“等等诸如此类。这本是件”惊喜“的事情,更多的人来思考方案无疑是乐见的。但如是再三,事情就进入了”死循环“,不断的改进方案,又不断的提出新的优化意见。。。我终于发现,及时无论如何改进方案,都会有新的问题出现。提出的这些问题”五花八门“,基本上涵盖天文、地理、物理、化学、安全、人性、环境...能考虑的的维度都考虑进去了,不得不折服于大家的知识之渊博。但很多所谓的问题都是在脑袋中凭空想象出来的,在脑袋里想出的问题又都有一个通病,就是说不清道不明,描述不清楚,这样问题基本就无解了,而且这些所谓的问题会不会在现场发生也是值得商榷的。如此,事情就可以冠冕堂皇的无疾而终啦。
难道凭”思考“就能把事情搞定吗?如果这样,大家整天光想就可以了,不用开工厂了,因为”思考“就会制造出产品。”思考“好了就可以造出”中国人自己的发动机“,也不用再买日本、美国的汽车了。
况且,光凭思考你能想完美吗?无论如何思考,也是不能保证万无一失。执行是为了更好的思考。把想出的东西试做一下,试做出现的问题肯定是具体的、可见的(不同于想象的问题那么抽象),这样就可以找出根因,解决之。然后再调整方案。边想边做,如是循环,才能搞定事情。
我无意挑战孔子老人家的权威,但在改善路上坚决”打倒三思而后行“,”打倒以三思为借口而不去执行!“。
从改善维度解读下“三思而后行”,欢迎大家讨论。
最近在工作中,遇到了很多改善项目进展缓慢,确定下来的事情无法落地的情况。典型的反馈:“方案有某某不足,需要如何进一步优化“等等诸如此类。这本是件”惊喜“的事情,更多的人来思考方案无疑是乐见的。但如是再三,事情就进入了”死循环“,不断的改进方案,又不断的提出新的优化意见。。。我终于发现,及时无论如何改进方案,都会有新的问题出现。提出的这些问题”五花八门“,基本上涵盖天文、地理、物理、化学、安全、人性、环境...能考虑的的维度都考虑进去了,不得不折服于大家的知识之渊博。但很多所谓的问题都是在脑袋中凭空想象出来的,在脑袋里想出的问题又都有一个通病,就是说不清道不明,描述不清楚,这样问题基本就无解了,而且这些所谓的问题会不会在现场发生也是值得商榷的。如此,事情就可以冠冕堂皇的无疾而终啦。
难道凭”思考“就能把事情搞定吗?如果这样,大家整天光想就可以了,不用开工厂了,因为”思考“就会制造出产品。”思考“好了就可以造出”中国人自己的发动机“,也不用再买日本、美国的汽车了。
况且,光凭思考你能想完美吗?无论如何思考,也是不能保证万无一失。执行是为了更好的思考。把想出的东西试做一下,试做出现的问题肯定是具体的、可见的(不同于想象的问题那么抽象),这样就可以找出根因,解决之。然后再调整方案。边想边做,如是循环,才能搞定事情。
我无意挑战孔子老人家的权威,但在改善路上坚决”打倒三思而后行“,”打倒以三思为借口而不去执行!“。
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已邀请:
4 个回复
洛客 (威望:13) (海外 海外) 咨询业 总监
赞同来自:
The term "analysis paralysis" or "paralysis of analysis" refers to over-analyzing (or over-thinking) a situation, or citing sources, so that a decision or action is never taken, in effect paralyzing the outcome. A decision can be treated as over-complicated, with too many detailed options, so that a choice is never made, rather than try something and change if a major problem arises. A person might be seeking the optimal or "perfect" solution upfront, and fear making any decision which could lead to erroneous results, when on the way to a better solution.
The phrase describes a situation where the opportunity cost of decision analysis exceeds the benefits that could be gained by enacting some decision, or an informal or non-deterministic situation where the sheer quantity of analysis overwhelms the decision-making process itself, thus preventing a decision. The phrase applies to any situation where analysis may be applied to help make a decision and may be a dysfunctional element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This is often phrased as paralysis by analysis, in contrast to extinct by instinct (making a fatal decision based on hasty judgment or a gut-reaction).
(Wikiped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