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a中的偏倚如何获得工件基准值的一些想法
最近公司在做测量系统的偏倚性,就如何获得工件的基准值,我们尝试了几种不同的方法,把体会写一下,其中应该主要是问题
1.标准件取代真实产品
这种方法的方便之处是标准件本身具有计量时的赋值,符合被更高等级计测系统测量后得值的要求,但缺点也很明显,尤其在真实产品与标准器形态差别比较大的情况下,因选定点或读数异常出现的偏差会被忽略
2.用现有测量系统测量制品超过30次,均值作为样品基准值,这种做法的好处是偏倚较容易合格,但缺点更明显,设备本身的偏差直接不再考虑
两种方式各有利弊,从实践中,我们也有很多无法找到更高等级的测量系统去取得样品的真值,也只能用这两种方法进行替代,一些想法,还期待坛中高手的真知灼见!
1.标准件取代真实产品
这种方法的方便之处是标准件本身具有计量时的赋值,符合被更高等级计测系统测量后得值的要求,但缺点也很明显,尤其在真实产品与标准器形态差别比较大的情况下,因选定点或读数异常出现的偏差会被忽略
2.用现有测量系统测量制品超过30次,均值作为样品基准值,这种做法的好处是偏倚较容易合格,但缺点更明显,设备本身的偏差直接不再考虑
两种方式各有利弊,从实践中,我们也有很多无法找到更高等级的测量系统去取得样品的真值,也只能用这两种方法进行替代,一些想法,还期待坛中高手的真知灼见!
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已邀请:
7 个回复
质量厨师 (威望:57) (上海 上海) 电子制造 Director of Quality, Asia - 变焦主要靠走;对焦主要靠手;背景虚化靠抖!
赞同来自: findne 、jinli007
可能需要具备预期测量值的最低值、最高值及中程数的标准样本是理想的。完成此步后,用线性研究分析数据。
2)让一个评价人,以通常方法测量样本10次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