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精益生产”的困惑
作为一个精益门外汉,阅读学习论坛上的贴子,可能是理解不够,发现对精益所产生的困惑越来越多并且好像被神话了:
1.精益生产是否适用于所有行业及企业?“一个流”是否只是一个概念,而不是目标?
比如一个产品工艺为:注塑→喷涂→组装,
注塑产能每小时200pcs/H,喷涂产能每小时10000pcs/H,组装每小时产能1000/H,客户每日的需求量为2000/天
另:注塑不可能增加产能(客户不会同意多开模具增加成本),喷涂线体生产10pcs~10000pcs成本相同。(问题:按精益思想如何平衡各工序产能?)
2.非常多的介绍和讨论工具的资料及帖子,很少有提及工人们的对精益的影响。记得上学时系主任讲过一句话:工业工程跟其他工程学科最大的区别在于注重人的研究。《改变世界的机器》中有提到日本企业的终身雇佣制(再加上年功序列制),我认为这才是促成精益成功的必要条件之一。反观国内,在我所见到的珠三角地区的多家工厂,员工福利之差,相信很多人不会陌生。方案再好,数据再漂亮。没有使员工受利,试问这样的改善能保持多久。(问题:如何使改善成果长期分享到员工身上,而不是老板独得?)
1.精益生产是否适用于所有行业及企业?“一个流”是否只是一个概念,而不是目标?
比如一个产品工艺为:注塑→喷涂→组装,
注塑产能每小时200pcs/H,喷涂产能每小时10000pcs/H,组装每小时产能1000/H,客户每日的需求量为2000/天
另:注塑不可能增加产能(客户不会同意多开模具增加成本),喷涂线体生产10pcs~10000pcs成本相同。(问题:按精益思想如何平衡各工序产能?)
2.非常多的介绍和讨论工具的资料及帖子,很少有提及工人们的对精益的影响。记得上学时系主任讲过一句话:工业工程跟其他工程学科最大的区别在于注重人的研究。《改变世界的机器》中有提到日本企业的终身雇佣制(再加上年功序列制),我认为这才是促成精益成功的必要条件之一。反观国内,在我所见到的珠三角地区的多家工厂,员工福利之差,相信很多人不会陌生。方案再好,数据再漂亮。没有使员工受利,试问这样的改善能保持多久。(问题:如何使改善成果长期分享到员工身上,而不是老板独得?)
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已邀请:
2 个回复
Alger (威望:1) (浙江 宁波) 汽车制造相关 工程师 - 无
赞同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