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O 快速找对问题方向的方法论_KT
好久没有来6SQ了, 粗略浏览一下,觉得有一个有价值的工具可以和大家分享,在这里抛砖引玉,看是不是高手在民间。
个人以为,做质量,先看性格,再看解决问题的能力, 那么就会有一个好的质量系统呈现在大家面前,试问,每天都是OPEN ISSUE,谁有时间做 PDCA 里面的C and A呢?如果能够做一个有效的P和D,你怎么会没有时间去做 C 和A呢?
问题是, 如何确保 P 是对的呢? 不管是工作计划还是改善计划,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大家都在谈领导很关键,领导需要把握事件的走向,需要对结果负责,好像没有领导就无事不成。试想,领导是天生的吗?领导之前就是领导吗?当然不是。掌握正确的方法,我相信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领导。
KT是两个博士的首个字母的组合,不是一个新东东,他们做了一个调查,为什么CEO们总是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能够找到正确的方向,根据归纳整理,一套KT 方法论就出来了,好像在欧美的公司里面这个方法用得比较多,至少我在之前的台资和美资公司里面没有看到过有人用,反而在英国的公司里面几乎所有的英国人都会使用这种逻辑。一个合理的解释是,一个新加坡的讲师,授课3天的费用差不多是3K/人/天 = 1w/人。
http://www.kepner-tregoe.com/y ... ent1/
本着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想法,和大家分享一下,希望对大家的工作有所帮助,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就提高了质量工作者的存在价值,对和谐家庭和和谐社会多少有点贡献吧。
以下是我的个人理解,仅作分享,不对结果负责:
1. KT的核心是, IS vs. IS NOT,如果你认为这个是原因, 那么你如何解释跟它相似的这个又没有问题呢?
1) 可以帮你很快排除一些可能的方向;
2) 要慎用,它的本意就是找差别,就像连连看,相同的抹去,留下不同的。
3) 没有把握的不要乱回答,否则会迷失方向。
4) 可信的数据支持你的答案。
2. 问题的定义:
a) 问题什么时候第一次发生?
b) 是否有规律?
c) 5W1H……
d)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般,问题讲清楚了,后面就容易了。
e) 一次解决一个具体的问题,别笼统……
f) 可以依据公司和产品的不同,设定具体的问题定义模板
3. 如果 IS vs. IS NOT问完了,那么就要找 Change。
a) 这个方法适用于之前是好的,现在变坏了,所以只要找到变化,并消除这个变化,就解决问题了。如果第一次就不好,那么我个人认为不适合使用 KT方法。
b) 当然,虽然是全新的,但是是从其他系列衍生过来的新产品,应该也适合使用KT方法,我认为。
4. 找完变化了,就要去验证这个变化是不是造成你的原因,这个时候还别去take action,先验证再说,验证了确实如此, 那么就是非常可能的Possible Root Cause.
5. 下一步就是take action 和 verification 了。
KT也是一个方法论, 但是我觉得它的逻辑性超过 DMAIC and 8D,DMAIC and 8D可以嵌入到KT 中使用, KT 不仅仅适用于质量问题,更适合于质量以外的问题。
KT 和其他质量工具配合使用, 相信会让大家的工作更轻松,更有效率,而不是被质量问题搞定而惶惶不可终日。
个人邮箱 tony.huang@263.net , 欢迎讨论。
个人以为,做质量,先看性格,再看解决问题的能力, 那么就会有一个好的质量系统呈现在大家面前,试问,每天都是OPEN ISSUE,谁有时间做 PDCA 里面的C and A呢?如果能够做一个有效的P和D,你怎么会没有时间去做 C 和A呢?
问题是, 如何确保 P 是对的呢? 不管是工作计划还是改善计划,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大家都在谈领导很关键,领导需要把握事件的走向,需要对结果负责,好像没有领导就无事不成。试想,领导是天生的吗?领导之前就是领导吗?当然不是。掌握正确的方法,我相信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领导。
KT是两个博士的首个字母的组合,不是一个新东东,他们做了一个调查,为什么CEO们总是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能够找到正确的方向,根据归纳整理,一套KT 方法论就出来了,好像在欧美的公司里面这个方法用得比较多,至少我在之前的台资和美资公司里面没有看到过有人用,反而在英国的公司里面几乎所有的英国人都会使用这种逻辑。一个合理的解释是,一个新加坡的讲师,授课3天的费用差不多是3K/人/天 = 1w/人。
http://www.kepner-tregoe.com/y ... ent1/
本着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想法,和大家分享一下,希望对大家的工作有所帮助,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就提高了质量工作者的存在价值,对和谐家庭和和谐社会多少有点贡献吧。
以下是我的个人理解,仅作分享,不对结果负责:
1. KT的核心是, IS vs. IS NOT,如果你认为这个是原因, 那么你如何解释跟它相似的这个又没有问题呢?
1) 可以帮你很快排除一些可能的方向;
2) 要慎用,它的本意就是找差别,就像连连看,相同的抹去,留下不同的。
3) 没有把握的不要乱回答,否则会迷失方向。
4) 可信的数据支持你的答案。
2. 问题的定义:
a) 问题什么时候第一次发生?
b) 是否有规律?
c) 5W1H……
d)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般,问题讲清楚了,后面就容易了。
e) 一次解决一个具体的问题,别笼统……
f) 可以依据公司和产品的不同,设定具体的问题定义模板
3. 如果 IS vs. IS NOT问完了,那么就要找 Change。
a) 这个方法适用于之前是好的,现在变坏了,所以只要找到变化,并消除这个变化,就解决问题了。如果第一次就不好,那么我个人认为不适合使用 KT方法。
b) 当然,虽然是全新的,但是是从其他系列衍生过来的新产品,应该也适合使用KT方法,我认为。
4. 找完变化了,就要去验证这个变化是不是造成你的原因,这个时候还别去take action,先验证再说,验证了确实如此, 那么就是非常可能的Possible Root Cause.
5. 下一步就是take action 和 verification 了。
KT也是一个方法论, 但是我觉得它的逻辑性超过 DMAIC and 8D,DMAIC and 8D可以嵌入到KT 中使用, KT 不仅仅适用于质量问题,更适合于质量以外的问题。
KT 和其他质量工具配合使用, 相信会让大家的工作更轻松,更有效率,而不是被质量问题搞定而惶惶不可终日。
个人邮箱 tony.huang@263.net , 欢迎讨论。
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已邀请:
1 个回复
tony_wongc (威望:7) (广东 广州) 家电或电器 经理
赞同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