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图有真相———公差不对称的情况CPK如何分析?
本帖最后由 海阔天空 于 2013-6-30 18:11 编辑
如图,从一批200pcs来料中连续随机取样29pcs,做cpk能力分析,但是公差给的非对称:1.2+0.15-0.05
按照CPK计算公式,cpk虽然反应了样本平均值u偏离SPEC中心值的程度,可是在本帖中的情况,样本均值u虽然和(USL+LSL)/2=1.25很接近,但是和目标值1.2有较大的偏差,此时cpk是反应不出来这种与目标值的偏差的。
此时是否应该看ppk和cpm呢,其中cpm较好反映了与目标值的偏离程度,本例中cpk=1.37,看似ok,但是明显偏离目标值1.2,cpm=0.26,较好反应了这种情况。
此外像本例中的连续取样,cpk貌似意义不是很大,无法分组。看ppk是否更有意义??
本例计算设子组大小为1(即有29个子组),能否改成子组大小为29(即1个组),哪种设置更合理?
新手上路,问题幼稚了啊,求各位高手指点
如图,从一批200pcs来料中连续随机取样29pcs,做cpk能力分析,但是公差给的非对称:1.2+0.15-0.05
按照CPK计算公式,cpk虽然反应了样本平均值u偏离SPEC中心值的程度,可是在本帖中的情况,样本均值u虽然和(USL+LSL)/2=1.25很接近,但是和目标值1.2有较大的偏差,此时cpk是反应不出来这种与目标值的偏差的。
此时是否应该看ppk和cpm呢,其中cpm较好反映了与目标值的偏离程度,本例中cpk=1.37,看似ok,但是明显偏离目标值1.2,cpm=0.26,较好反应了这种情况。
此外像本例中的连续取样,cpk貌似意义不是很大,无法分组。看ppk是否更有意义??
本例计算设子组大小为1(即有29个子组),能否改成子组大小为29(即1个组),哪种设置更合理?
新手上路,问题幼稚了啊,求各位高手指点
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已邀请:
7 个回复
hno3h2so4 (威望:0) (江苏 南京) 电子制造 工程师 - 制造工艺精益生产及6sigma知识
赞同来自:
CPK某种意义上说反映了制造过程中心及变差水平与控制上下线的关系,还是很重要的。
你的数据里CP与PP不同就是因为你使用了29个组,但是实际上你的数据只有一个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