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没有绑定微信,更多功能请点击绑定

浅析中庸思想对中国质量文化的影响

看了本论坛的一篇稿子,也写了一篇东西,大家看看并提提意见:


Sample Text浅析中庸思想对中国质量文化的影响

【摘要】西方发达国家其质量文化的形成有着浓厚民族文化特性,可以说其民族文化特性决定着质量文化的取向。本文充分论述了中庸思想对中国质量管理水平的提高和质量文化的形成所造成的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认为对于我国企业来说,要想在产品质量和科技水平上赶超国际先进水平,就必须充分发挥中庸文化的巨大融合力,采取适合自身的实践形式,吸取西方先进管理理论的精华以消除中庸带来的负面影响。

【关键词】民族文化;质量文化;中庸思想;影响;融合。
中国改革开放后引进西方先进质量管理理论,从1978年开始到现在已有27个年头了,其间有轰轰烈烈的全面质量管理,遍地开花的ISO9000贯标活动,及最近悄然而至的6西格马管理等等。这些先进理论在不少西方跨国企业得到了普遍认可,但是在中国,这些先进理论在得到普及和应用后不久就只剩下形式了,只要我们稍作调查就会发现,不少应用过这些理论的企业存在基础工作不扎实情况,说起来,很多工作似乎都开展过,但具体又似乎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以至于有人说:"中国企业的质量管理总是在概论层面,总是在第一章"。在无数的质疑声中,我们是否应该来思考一下呢?
跟德国人打过交道的都知道,德国人“呆板”、“教条”,就像德国足球队的球一样没有观赏性,但德国人有板有眼,行事认真负责。在一些发达国家,对待产品质量的观念是,误差在标准的正负0.5范围之内,则为合格产品,但是在德国,误差标准为零,也就是对待产品质量根本不允许有误差,这是一种近乎宗教信仰的准则。可以说德国的民族文化决定着德国人近乎“标准”的质量文化。
日本人是个学习力很强的民族,日本人能把学来的东西认真消化吸收。他们很会学习,也善于学习。日本人学习了中国人的传统伦理管理和美国的现代经济人管理,并巧妙的把中国的伦理人管理模式与美国的经济人管理模式结合在一起,造就了日本企业的辉煌。1950年,戴明博士在日本开展质量管理讲座,日本人从中学习到了这种全新的质量管理的思想和方法。当时,全面质量管理的思路和概念并没有像如今一样被完整地提出来,但是它对日本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到1970年,质量管理已经逐步渗透到了全日本企业的基层。因此也就造就日本的质量文化。
美国的实用,我不想做过多的评价。大家都有目共睹。接触过美国制造的人都知道,美国的质量文化是建立在实用论的基础上的。概括起来说主要来自三个方面的影响,那就是杰佛逊的民主思想、工业化的巨大浪潮和实用主义的哲学思潮。约翰·杜威( John Dewey )是实用主义的集大成者。他影响了美国文化的形成。实用主义的真理是“有用”,“有用”就是其标准。这就符合了工业革命的巨大浪潮。因此,美国的质量文化充斥了实用主义的理论,是不难想象的。
可见,西方发达国家其质量文化的形成有着浓厚民族文化特性,可以说其民族文化特性决定着质量文化的取向。认真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国人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取向,对中国独特质量文化的形成和质量管理水平的提高有其必要性和可行性。
那么,中国民族文化的精髓在哪里呢?又如何影响着中国质量文化的形成呢?我们来看一下。
中国文化从2500年前奠定了中庸思想,一直是大多数国人的为人处事的指导思想。何谓中庸呢?《中庸》指出:“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正理”。封建官僚及御用文人认为“只有遵循千古不变的原理,走不偏不倚的道路,才能治理好国家和管理好社会。”这种思想一直以来在或多或少地影响着中华民族的发展。有时有负面影响,表现在4个方面:1、在中庸的文化氛围中,国人形成了随大流的心态。个体的秉性在与群体意识发生冲突的时候,唯一的解决之道,就是放弃个性,屈从群体的意志。2、在中庸的基础上形成的官本位文化,极大地催发出中国人的主奴性。3、中庸首先是扼杀了个体的个性,同时,又由于“中庸”之道讲究传统的延续性和恒久性,因此往往跟保守密切相关。4、中国自古强调人治而非法制,法外有情,它对法制的完善所起的阻碍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这一负面影响在质量方面,有多种表现。1、重形式轻效率。注重形式,导致在质量管理中爱做表面文章,办事拖拉,决策迟缓,影响效率的提高和质量目标的实现。2、重人治轻法治。中庸文化中重人轻法,人情风盛行,在质量活动中表现为领导权力凌驾于制度之上,领导决策和执行缺乏制度约束,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成为常事。3、重权威而轻民主。在中庸的基础上形成的官本位文化观念影响极深,在质量管理中表现为独断专行、专制、集权,家长制,导致“全员参与”难以实现。4、重共性轻个性。中庸思想以办事稳健、不出风头为要诀,以致于质量人员在质量活动中思想僵化、保守、不敢开拓、创新,质量活动缺乏应有的弹性和活力。5、注重大一统集权缺乏必要的分权意识。6、注重大局忽视制度研究和机构设计。7、影响到国人价值观念时表现为“差不多”,也就是“似是而非”。
"中国企业的质量管理总是在概论层面,总是在第一章"。这句话在一定程度上说出了在中庸文化的负面影响下,国人对待质量的态度是重视大局、求稳,缺乏局部开拓创新的弹性和活力,并在矛盾冲突时将质量管理流于形式等。 “光明牛奶事件”也充分说明了在中庸思想的负面影响下,该企业急功近利,质量管理工作流于形式,缺乏必要的制度约束力等问题。
但是,中庸文化有正面影响,如中庸思想表现在文化上,就是文化的亲和力,能求同存异,万流并包。所以,无论是德国人、日本人还是美国人,他们的质量文化传播到中国,都能被通融,被吸纳。我国的全面质量管理从1978年的“质量月”活动开始,迅速发展为全国性声势浩大的QC质量小组活动(据统计,最近20年来 我国QC小组注册数量达到了1554万个),以及1990年以后开始贯彻执行的ISO 9000质量标准和质量体系认证活动也得以大规模发展,正是由于“中庸”起了巨大的作用——能彼此沟通的,先融合起来,对那些暂时不能融合的,也不马上排斥火拼,而是大度地先“挂起来”,以谋求将来的彼此变通,从而最终融合。中国历史上几次大规模的文化融合,之所以能在较短的时期里完成,且不断由浅表向深层发展,也是由于这一原因。
以上分析得知,中庸文化对中国质量管理水平的提高有负面影响,也有正面影响。因此,我们在创建中国特色的质量文化的过程中,要利用中庸思想的巨大融合力,融合西方先进质量管理理论,充分吸收其精华,消除中庸思想带来的负面影响,如利用“过程方法”将质量管理细致化;利用“头脑风暴法”来发挥全员的质量创新能力;利用“以顾客为关注焦点”来提高国人的价值观;强调制度执行,强调持续改进以将质量管理活动进行到底等等。
我国“五粮液酒”是近10年来市场上迅速崛起的高质量名牌产品。五粮液集团公司在实施质量发展战略过程中,发挥强大的融合力,将全面质量管理的科学思想和理论与生产实践相结合,培育有民族特色的质量文化,形成了一整套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和强大的质量优先文化氛围。正是这种力量的支撑,使五粮液,1998年企业销售额跃升为42亿元,利税12.5亿元。从1991年以来,每年递增利税1亿元以上,成为全国同行业之冠。
当前,世界各国企业都把质量文化作为创造未来发展模式的基本追求目标,大力弘扬与培育。对于我国企业来说,要想在产品质量和科技水平上赶超国际先进水平,就必须充分发挥中庸文化的巨大融合力,采取适合自身的实践形式,吸取西方先进管理理论的精华以消除中庸带来的负面影响。我们质量人的每一次努力,都要使先进的东西更多地融入我们文化中,改善我们文化中一些负面的东西,并最终达到形成自己的质量文化的目的。
【参考文献】:
《试论传统文化对我国管理的影响》 作者:佚名;
《全面质量管理发展概述》
《中庸》
对“好”的回答一定要点个"赞",回答者需要你的鼓励!
已邀请:

萧明 (威望:0)

赞同来自:

中庸思想,对于质量文化,不知道好与坏。用的好了会有好处,反之会使质量文化变味。

16 个回复,游客无法查看回复,更多功能请登录注册

发起人

扫一扫微信订阅<6SQ每周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