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苏州的世界五百强外资企业,离职回老家的民营企业?大家怎么看
之前3年在苏州一家世界五百强,做质量工程师,双休+公积金+每年稳定加工资,但是在外漂没有归属感,比如薪资6K(举例),现在回老家,南通通州一家民营企业薪资也是6K,单休,没有公积金,离家近,不知道每年加工资(未知数),我该如何抉择???、
有过类似经历的前辈吗?你们回老家后的感慨是什么??或者感悟
小弟感激不尽
有过类似经历的前辈吗?你们回老家后的感慨是什么??或者感悟
小弟感激不尽
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已邀请:
动则生变,变有三种情况:
1,变好;
2,不好不坏
3,变坏
因此,一动之后变得比现在坏的可能性只有1/3,为什么不动。
外企能给咱们什么:
好的方面:稳定的收入,能力要求不强,分工明确的工作,具有南郭先生的生存空间,相对宽松的工作环境,一些需要或不需要的培训,按部就班的工作节奏等这些对于刚入职的新人来说具有较强吸引力的条件。
不好的方面:斗志的磨灭,上进心的毁灭,生存能力的丧失
外企更需要的:咱们的手,咱们就是流程中的一副齿轮,按着指令运转就行。
因为:他的技术、流程、管理、机器设备、甚至包括工装夹具、原材料、半成品都是全部引进的,所以咱们用手来换取报酬,当然得感谢国家给他们提供了市场和一些别的优惠待遇。
外企不需要的:咱们的头脑、咱们的技术和能力
因为:如果你有头脑,他们又用不着,他们就要花更多的成本来给你洗脑,管理成本就高。如果你既有头脑,又有技术,那你不太可能接触到较核心的部位,他们会担心技术流失。
不要以为这些是牢骚话,如果你在外企工作过几年、10几年,并且在接近他们核心技术的职位上工作过几年,你会明白的。
因此:如果你有能力,有雄心,有抱负,去民营和国企吧,很短的时期内中国将是民企和国企的天下。都说民企或国企关系比较复杂,能复杂到和外国人打交道吗?说句到家的话,如果你用对外国人的态度来和国人打交道,你还会认为关系难处,交道难打吗?如果你真有能力,至少民企老板,国企领导他可以信任你,可以用你,用了你就会付给你相应的尊重和报酬;不管你怎么做,怎么努力,外国人能信任你吗?当然,你需要在外企做到一定的职位才会有这些感受。
所以,你只要不是一个混日子的人,义无反顾的回去吧。
1,变好;
2,不好不坏
3,变坏
因此,一动之后变得比现在坏的可能性只有1/3,为什么不动。
外企能给咱们什么:
好的方面:稳定的收入,能力要求不强,分工明确的工作,具有南郭先生的生存空间,相对宽松的工作环境,一些需要或不需要的培训,按部就班的工作节奏等这些对于刚入职的新人来说具有较强吸引力的条件。
不好的方面:斗志的磨灭,上进心的毁灭,生存能力的丧失
外企更需要的:咱们的手,咱们就是流程中的一副齿轮,按着指令运转就行。
因为:他的技术、流程、管理、机器设备、甚至包括工装夹具、原材料、半成品都是全部引进的,所以咱们用手来换取报酬,当然得感谢国家给他们提供了市场和一些别的优惠待遇。
外企不需要的:咱们的头脑、咱们的技术和能力
因为:如果你有头脑,他们又用不着,他们就要花更多的成本来给你洗脑,管理成本就高。如果你既有头脑,又有技术,那你不太可能接触到较核心的部位,他们会担心技术流失。
不要以为这些是牢骚话,如果你在外企工作过几年、10几年,并且在接近他们核心技术的职位上工作过几年,你会明白的。
因此:如果你有能力,有雄心,有抱负,去民营和国企吧,很短的时期内中国将是民企和国企的天下。都说民企或国企关系比较复杂,能复杂到和外国人打交道吗?说句到家的话,如果你用对外国人的态度来和国人打交道,你还会认为关系难处,交道难打吗?如果你真有能力,至少民企老板,国企领导他可以信任你,可以用你,用了你就会付给你相应的尊重和报酬;不管你怎么做,怎么努力,外国人能信任你吗?当然,你需要在外企做到一定的职位才会有这些感受。
所以,你只要不是一个混日子的人,义无反顾的回去吧。
loveyou4410 • 2014-01-24 16:14
谢谢指点,我这在外企近4年的时间,我的斗志,上进心。。。感觉都在消退,唯一上升的是体重。。。。。每天按部就班。。。唉。。。混一天算一天,工资稳定。每年加薪。。。
siqk • 2014-01-25 19:57
对@明月如水 的观点不敢苟同。同样是在外企,我每天都感觉处在一种成长当中,每天应对的都是挑战,斗志、上进心、生存能力都在大幅提升。不能对外企做过多的标签化臆测,还是要做一定的区别对待的。
judegu • 2014-01-25 20:48
同上 不敢苟同。在外企就可以混了,当南郭先生?这样就算在外企 也会变的不好过的好不好?在外企不奋斗,也是会被淘汰。每年都会有新鲜的血液加入,每年也会有各种南郭先生 黯然 消失。逆水行舟 不进则退!
飞天乐舞 • 2014-01-27 09:40
不可苟同。民企同样有混日子的人。有能力、会交际的人到哪里都能发展。
sc5337 • 2014-01-29 10:22
金石良言啊!
lssrzj • 2014-01-29 14:17
任何企业 都有好的和坏的,但是不管什么情况,都要活出自己的特色。这样我们才不会被淘汰哦
明月如水 • 2014-01-29 15:50
当然,没有绝对的事。
在外企工作,由于工资相对比较高,流程比较细,分工也比较清楚。因此,对于有上进心的人,前3~5年还是可以学到一点东西的。即是如此,回头想的时候发现学到的也只是一些办事的能力,在技能上提升的不多,也就是软件得到了加强,硬件没有得到加强。沟通、协调、人际、网络关系这些能力和关系得到发展意味着发展的是管理的路线,我们都知道职位金字塔,越往上职位越少,再加上好多外企的高层(或管理层人员)都不愿意轻易动,他们动起来很困难的,所以势必你很快就会遇到发展的瓶颈。大部分的公司都有管理和专家两条发展路线,麻烦各位看看那些专家,一是数量极少,而是待遇远不如管理人员,再者外企引进的产品在中国只是加工生产能出什么样的专家。
综上,快的5~8年你可以从一线员工到主管(或小部门的经理)或者从工程师到部门经理,慢一些的8~10年。这个假设的基础是你够聪明、勤奋且情商要高。然后,极少一部分能到副总或总经理位置,有一些得需要换几次工作才可以实现。大部分会耗死在主管和经理的位置上,在这个位置上干上3年,你几乎就成了油子+那什么,慢慢的你的雄心壮志就没有了,慢慢的你就会为了保住你的位置而奋斗。
明月如水 • 2014-01-29 16:08
@siqk: 当然,对于新进入的人员还是有一些可学的东西。如果可以的话尽量在一家公司或一个职位上呆的时间别超过3年。10年后你会发现这样规划的成就比在同一家公司连续干10年的成就要大得多。我在外企干了16年,做过6个不同的职位,在最后一个职位上干了4年多,发现前面至少在3年内没有了可走之路,并且公司业务波动的时候,第一个遭到攻击的是奖金,然后是调薪。并且发现有一大批风华正茂、对职位的渴求高于薪资渴求的人在等着。所以自己想了很多很多,捡几句感悟写了出来,只供参考,呵呵~。
siqk • 2014-02-22 10:54
受教了!现在的确没有到那么高的层次,没有体会到你说的那种感觉。先好好做好眼前事吧,等遇到所谓瓶颈时候再择机而动。谢谢!@明月如水:
明月如水 • 2014-02-22 11:29
@siqk:
一个两年前发生的例子,民企和外企的区别:
都知道中国高铁的第一条线是京津高铁,第一条长线是京沪高铁。我一同学在外企工作承担着列车上一个重要产品的生产,其产品非常的复杂,公司成立了项目组,项目组直接成员包括:项目经理、产品工程师、采购工程师、物流工程师、IWE(国际焊接工程师)、质量工程师。本项目的难点是外壳的生产(外购),公司内部主要是装配和测试。
这个产品的大壳体由国内供应商制造(内部电气零件国外进口),这家供应商是一家比较有实力的民企。由于壳体的结构非常复杂,工艺也很复杂。供应商也对应的成立了项目组,主要项目成员:项目经理、IWE、质量工程师、生产主管(单独负责这条生产线)。
项目细节不说了。因为国内重来厂家没有生产过,又没有原设计的技术支持,只靠一堆图纸进行生产,首件由同学公司的总部放行,只这个首件就生产了差不多半年,批量生产时小问题一堆一堆的,因为铁道部(当时的机构)的交货期要求得非常严格,量又大,所以只有边生产边改。双方项目组成员基本上天天在一起泡在生产线,我同学基本上一年差不多有8个月在供应商处进行现场跟踪。
两年左右将此项目完成,项目后期质量已经趋于稳定,很少有问题发生(原来约500个问题/台,后期基本上不到10个/台),公司内部装配线改成了流水线生产来应对铁道部的产量需求。
项目结束后,同学公司项目组成员在年终评定时没有一个为优秀,基本上都是满足要求的评定,这意味着加薪和奖金都只能按平均数走,基于这种情况我同学和老板进行了一次沟通,其答复是:这是他们的工作,他们按要求完成了工作。基于这种情况,项目组的采购工程师、物流工程师、IWE、质量工程师在1~2年内都陆续的离开了公司。
反观供应商项目组的成员:项目经理提升到一个分公司的副总经理;质量工程师提升为质量部长;项目组其他成员都提升一级。
基于此,我思索了两年也选择了一家民企,下月3号上班。哈哈!
siqk • 2014-02-25 20:14
@明月如水: 这和您同学公司的绩效考核方式,实质是利益分配方式,有很大的关联。像这样的话,我也建议跳走。在跳跃中升职加薪,也算是一种成长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