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事情的FMEA应该是那个部门完成?
我公司新换了铜管供应商,新供应商提供的一批铜的直管,在我工厂组装时发现铜管有轻微弯曲,可能会造成自动设备在组装时停机,于是研发部门发布了弯度要求。这批产品需报废,供应商答复原来图纸没有标注弯度要求,他们是按照自己厂标来的控制的。
调查结果,铜管达到供应商厂标,但不符合我工厂研发部门新提出的弯度要求。于是我们准备以后采购产品需要做FMEA,请问像这种情况应该是研发部门做,还是生产工程部门做,谢谢!或者说有什么办法防止类似事情。
调查结果,铜管达到供应商厂标,但不符合我工厂研发部门新提出的弯度要求。于是我们准备以后采购产品需要做FMEA,请问像这种情况应该是研发部门做,还是生产工程部门做,谢谢!或者说有什么办法防止类似事情。
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已邀请:
这种处理方式根本在应付,不负责任。
问题是对于没有明确质量要求的项目,如果供应商有标准,并且在合同或图纸中有注明,供应商没责任,否则要双方把它当成未尽事项协商解决。
从你描述的问题看是直管直线度和设备不匹配。有可能停机说明了停机是有概率的。代表部分有问题部分没问题。
第一步应急应该确定机器可接受的直线度水平,以此为标准全检。
第二步是退回部分产品要供应商返修,直线度一般都是应力弯曲,可以校直的。
第三步是更改技术规范,明确直线度技术指标。并和供应商达成一致。
第四步确认供应商制程设备有能力满足要求。
第五步反思自己新材料确认过程是否有问题,不一定有问题,因为这件事情是没有技术要求项目供应商公差与厂内可接受公差不匹配。试生产不一定有问题。
你们自己内部生产和技术都有问题,不过因为涉及到技术标准更改,dfmea和pfmea比较,更应该更改dfmea。原因是设计技术指标不全导致的。pfmea不一定要改,pfmea是承接dfmea的,是在合格材料下可预见的风险。
问题是对于没有明确质量要求的项目,如果供应商有标准,并且在合同或图纸中有注明,供应商没责任,否则要双方把它当成未尽事项协商解决。
从你描述的问题看是直管直线度和设备不匹配。有可能停机说明了停机是有概率的。代表部分有问题部分没问题。
第一步应急应该确定机器可接受的直线度水平,以此为标准全检。
第二步是退回部分产品要供应商返修,直线度一般都是应力弯曲,可以校直的。
第三步是更改技术规范,明确直线度技术指标。并和供应商达成一致。
第四步确认供应商制程设备有能力满足要求。
第五步反思自己新材料确认过程是否有问题,不一定有问题,因为这件事情是没有技术要求项目供应商公差与厂内可接受公差不匹配。试生产不一定有问题。
你们自己内部生产和技术都有问题,不过因为涉及到技术标准更改,dfmea和pfmea比较,更应该更改dfmea。原因是设计技术指标不全导致的。pfmea不一定要改,pfmea是承接dfmea的,是在合格材料下可预见的风险。
dhymzyh • 2014-03-07 09:30
第六部确认是否可以改进设备,降低设备对弯曲度的要求;或者是在自动设备上加装分选装置,自动剔除弯曲不呵呵的工件。这样也能降低管子成本啊。 这个应该是加在PFMEA里的。
旷野 • 2014-03-07 09:45
不错的思路,我曾经闪过这个念头后来排除了,主要是经验让我不经思考的排除了,逻辑上讲我是错的。这应该是思路之一,毕竟我不了解具体情况和投入产出比。
谢谢你。我还是被故有思路和习惯左右了。
caiyunbo • 2014-03-07 10:55
@dhymzyh: 谢谢补充
caiyunbo • 2014-03-07 11:06
@旷野: 谢谢给出的思路和建议!我们已要求工厂全检,制作专用检具。补偿工厂全检费用。下批产品在切割之前增加校正工序。直度标准已制定,2mm/meter.
dhymzyh • 2014-03-07 12:03
@旷野:
你的思路很清晰,我也是按照你的思路延伸出来的。
旷野 • 2014-03-07 12:10
@caiyunbo: 校直工序从成本角度考虑最好放在供应商处。做自己擅长的工作,也让供应商做他们应该善长的工作。校直在供应商处的利用效率高于你们自己。
你在上海,可以问一下是什么公司吗?可以给我私信,我关注你了
caiyunbo • 2014-03-07 12:41
恩,你说的很对。我们以前是自己较直的,现在是让供应商帮我们较。我在一家做热水器的公司在国内知道的人不多的,我在该公司的上海采购办事处里工作。好的,多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