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望回答的朋友们不要报以耻笑、不屑的态度,而没有详细的说明。要知道,大家都是从新手过来的。
我来回答楼主的问题:
Overall capability,也可以成为长期过程能力吧,并不是你问的是不是短期的。Within算是短期的过程能力吧。
在做过程能力分析时,数据的收集都需要分组。比如,你收集了20个小时的数据,每小时收集了5个数据,那么,n=100,group size=5。cpk或者ppk的计算,分子就不用细说了,与过程的均值与规格界限的差值有关;分母是与过程的标准差有关。
cpk与ppk计算时说用的标准差不同。cpk的标准差计算实际是将各组内标准差的加权平均,实际上就是组内标准差,未计算组间变异的漂移;ppk的标准差计算实际是将所有的数据一起(不考虑分组)计算的标准差,它的结果比cpk的标准差要大。因此,在有分组的情况下,cpk肯定会比ppk小。
如果在minitab计算过程能力时,数据位分组,可选择group size 为1,这时,cpk跟ppk结果一样。
关于expected overall和expected within的问题,请注意数据的行标名称(ppm<LSL, ppm>USL, ppm total),就是在当前的制程能力下,可以预计短期能力及长期能力超出规格下限、上限的不良ppm值。它的计算方法如下:
1,先计算出LSL,USL对应的Z分位数,如Zlsl=(LSL-Xbar)/s
2,根据Z分位数查标准正态分布表,可得Z分位置左边的比率a。对于Zlsl的a,是超出(小于)规格下限的比率,再换算成ppm即可;对于Zuls的a,是小于规格上限的比率,那么1-a就是超出(大于)规格上限的比率。换算成ppm即可。
我来回答楼主的问题:
Overall capability,也可以成为长期过程能力吧,并不是你问的是不是短期的。Within算是短期的过程能力吧。
在做过程能力分析时,数据的收集都需要分组。比如,你收集了20个小时的数据,每小时收集了5个数据,那么,n=100,group size=5。cpk或者ppk的计算,分子就不用细说了,与过程的均值与规格界限的差值有关;分母是与过程的标准差有关。
cpk与ppk计算时说用的标准差不同。cpk的标准差计算实际是将各组内标准差的加权平均,实际上就是组内标准差,未计算组间变异的漂移;ppk的标准差计算实际是将所有的数据一起(不考虑分组)计算的标准差,它的结果比cpk的标准差要大。因此,在有分组的情况下,cpk肯定会比ppk小。
如果在minitab计算过程能力时,数据位分组,可选择group size 为1,这时,cpk跟ppk结果一样。
关于expected overall和expected within的问题,请注意数据的行标名称(ppm<LSL, ppm>USL, ppm total),就是在当前的制程能力下,可以预计短期能力及长期能力超出规格下限、上限的不良ppm值。它的计算方法如下:
1,先计算出LSL,USL对应的Z分位数,如Zlsl=(LSL-Xbar)/s
2,根据Z分位数查标准正态分布表,可得Z分位置左边的比率a。对于Zlsl的a,是超出(小于)规格下限的比率,再换算成ppm即可;对于Zuls的a,是小于规格上限的比率,那么1-a就是超出(大于)规格上限的比率。换算成ppm即可。
ssz102 • 2014-05-12 17:56
非常感谢你的解答,只是之前没用MINITAB做过,所以有点疑惑
jzhou31 • 2014-05-12 23:03
学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