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产能验证与爬坡计划
我们快要做PP的产能验证,设备工装都是没有问题,问题在于人员不够。因为依据目前的计划客户在正式量产后3个月才会达到一个基准需求。如果我现在为了产能验证将人员配齐,那么在后期的3个月里面,我的人员有可能闲置,这个会造成成本增加。我也无法将人员安排到其他生产线去生产。我该如何对应呢。
另外,为什么产能验证都是放在量产前8周或者量产前2-3个月内呢?因为客户也应该知道自己的量没那么快起来。这样要求供应商会不会太苛刻了?
另外,为什么产能验证都是放在量产前8周或者量产前2-3个月内呢?因为客户也应该知道自己的量没那么快起来。这样要求供应商会不会太苛刻了?
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已邀请:
楼主,建议培训员工多工位能力,采用流动式作业。。。。例如你手上有10个多岗位技工,先做前十个工位,然后向后工序的十个岗位“流动”。。。。。。本人曾经带两个产线工程师,四个熟练技工,采用工位流动方式,做完77个生产工位,6个检验包装工位。。。。。。。培养训练出产线的工艺技术,操作技能,检验能手等的骨干。。。。怎么样。。。楼主,敢不敢干一场。。。。。你做了,定会在职业技能上大上一步。。。。。
snakemig29 • 2014-07-04 20:23
我敢干,可客户应该不会接受我用这样的方法来跑R@R的。而且我做R@R时候量大零件号多,现在的人员也分配不过来。从其他产线借人做R@R,熟练度又不够。
frankeywang • 2014-07-04 20:42
核心问题是: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