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阶段质量管理
各位好
我现在有了以下几点的疑惑,请多多指教,见下记:
在新产品的开发阶段,品质人员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怎么融入到这个团队里去?在开发的每一个阶段应该做什么事?目前本人主要负责PP以后的产品的异常(进料,制程和客诉),领导开始让我接手借入到开发阶段中,开始有点迷茫;就是不知自己应该确认什么,虽然在开发阶段除了一些样品承认,不同的试验,各阶段评审等等,好像都是在被动的做事,我想主动介入,如何下手,请给予建议,最好系统的串联起来;感谢!
我现在有了以下几点的疑惑,请多多指教,见下记:
在新产品的开发阶段,品质人员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怎么融入到这个团队里去?在开发的每一个阶段应该做什么事?目前本人主要负责PP以后的产品的异常(进料,制程和客诉),领导开始让我接手借入到开发阶段中,开始有点迷茫;就是不知自己应该确认什么,虽然在开发阶段除了一些样品承认,不同的试验,各阶段评审等等,好像都是在被动的做事,我想主动介入,如何下手,请给予建议,最好系统的串联起来;感谢!
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已邀请:
如果楼主在技术方面能够比设计工程师更精通,那比较容易进行设计过程质量管控,如果没有,最好不要介入设计过程,实际上也很难介入,个人建议可以对以下方面进行重点管控:
1.项目的可行性:项目的调研是否充分?项目是否可行(主要包括技术和经济两方面)?产品的市场定位(包括价格成本等)和系列化是否明确等?
2.设计输入:是否符合顾客需求、企业标准、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国际标准的规定,以往的设计经验和存在的问题等,通过评审确认各项需求和标准是否识别充分。
3.设计策划:是否符合要求、充分,例如设计任务书,技术指标和功能要求,产品整体规划示意图、框图和接口定义,质量验证节点,设计输出等。
4.设计输出:是否符合要求、齐全(例如设计的总装、部装、零件图、使用说明书等),重点要进行产品实现工艺策划和质量控制策划(例如工序流程和要求、生产检测设备、工装及其精度要求等)
5.样机验证:对样机试制整个过程进行跟踪,对样机按照设计输入和设计策划标准进行试验验证,对问题进行汇总分析总结,提出改进要求和建议。
6.小批量试制:对试生产整个过程进行跟踪,对产品进行检测,对生产工艺和质量管控进行验证,对问题进行汇总分析总结,提出改进要求和建议。
7.型批取证:需要时按照要求进行型批申请、试验、取证,总结分析改进。
8.项目总结:对整个项目情况进行总结分析。
1.项目的可行性:项目的调研是否充分?项目是否可行(主要包括技术和经济两方面)?产品的市场定位(包括价格成本等)和系列化是否明确等?
2.设计输入:是否符合顾客需求、企业标准、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国际标准的规定,以往的设计经验和存在的问题等,通过评审确认各项需求和标准是否识别充分。
3.设计策划:是否符合要求、充分,例如设计任务书,技术指标和功能要求,产品整体规划示意图、框图和接口定义,质量验证节点,设计输出等。
4.设计输出:是否符合要求、齐全(例如设计的总装、部装、零件图、使用说明书等),重点要进行产品实现工艺策划和质量控制策划(例如工序流程和要求、生产检测设备、工装及其精度要求等)
5.样机验证:对样机试制整个过程进行跟踪,对样机按照设计输入和设计策划标准进行试验验证,对问题进行汇总分析总结,提出改进要求和建议。
6.小批量试制:对试生产整个过程进行跟踪,对产品进行检测,对生产工艺和质量管控进行验证,对问题进行汇总分析总结,提出改进要求和建议。
7.型批取证:需要时按照要求进行型批申请、试验、取证,总结分析改进。
8.项目总结:对整个项目情况进行总结分析。
WUWEI • 2014-08-28 17:18
这些工作是产品项目管理人员负责,此阶段质量人员主要对质量规划(顾客需求,行业标准,市场定位,竞品质量标准调研)及质量保证(供应商质量保证能力审核、检验标准完善、样机及样件的验证过程跟踪识别过程和设计FMER,质量检测控制能力验证及提升)
CHSZWGZ • 2014-08-28 17:33
这些确实都是项目管理的重点过程和工作,研发质量管控的目的是要确保这些过程规范,输出合格的、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并提供生产前期策划标准,便于后续生产实现,如果这些不再由质量人员监管就能够保证了,那也就可以不用监管了,可以把精力投入到其他需要质量管控的地方。这和来料100%合格就不用入厂检验是一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