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A中选择的量具分辨率为过程变差或产品公差的1/10
MSA中选择的量具分辨率为过程变差或产品公差的1/10,,,,如何确定过程变差,它是过程总变差吗?,过程变差还是依据SPC来确定过程变差???请指教!!!
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已邀请:
我和楼上的理解不一样
1:公差的1/10。 20±0.5 要求量具精读到0.1(公差是1,1/10之后应该是0.1而不是0.01),估读到0.05(估读对于分辨力非常重要).
2:过程变差的1/10。正常来讲因为抽样的10个产品是从生产中随机抽取的,是有很大的置信区间能够覆盖过程变差的,所以导入公式后直接可以利用MSA数据计算西格玛值的,这样按照5.15或者6的系数(一个90%覆盖,一个是99.73覆盖)可以算出过程的变差。比如你的公差是20±0.5,你实际的产品输出可能19.8-20.3,也就是过程变差为0.5。那么你的量具就要精读到0.05,,才能满足要求。根据P/T%或者Minitab输出图去分析看产品的变差是否足够,如果足够大,说明取样ok。如果产品变差很小,说明过程能力很好或者取样失败,这是需要分析的。如果过程受控有现成的西格玛值可以使用,那就可以直接按历史数据估计过程变差。
用途:
1.面向产品判定,可以使用公差标准,NDC至少大于等于2(即至少可以分辨出良品和不良品)。
1:公差的1/10。 20±0.5 要求量具精读到0.1(公差是1,1/10之后应该是0.1而不是0.01),估读到0.05(估读对于分辨力非常重要).
2:过程变差的1/10。正常来讲因为抽样的10个产品是从生产中随机抽取的,是有很大的置信区间能够覆盖过程变差的,所以导入公式后直接可以利用MSA数据计算西格玛值的,这样按照5.15或者6的系数(一个90%覆盖,一个是99.73覆盖)可以算出过程的变差。比如你的公差是20±0.5,你实际的产品输出可能19.8-20.3,也就是过程变差为0.5。那么你的量具就要精读到0.05,,才能满足要求。根据P/T%或者Minitab输出图去分析看产品的变差是否足够,如果足够大,说明取样ok。如果产品变差很小,说明过程能力很好或者取样失败,这是需要分析的。如果过程受控有现成的西格玛值可以使用,那就可以直接按历史数据估计过程变差。
用途:
1.面向产品判定,可以使用公差标准,NDC至少大于等于2(即至少可以分辨出良品和不良品)。
- 面向过程分析,要使用1/10*Min(过程变差,产品公差)(此部分现学现卖:质量初学者),NDC要至少大于等于5,即测量系统要有足够的分辨力分辨过程的波动,以便进行过程能力研究。
spawamg • 2015-03-13 08:00
咨询下 49.561±0.5 应该选什么样的量具? 选择 0.1 的量具?
质量圈大虾米 • 2018-11-27 11:08
选择0.01的量具,依据T/10的原则,
有的人可能会说,我的尺寸精度要求是0.001,用0.01 的量具不满足要求。那就说明你尺寸设计的本身有问题,第一49.561的基本尺寸,说明对尺寸本身有比较高的要求,但是±0.5的公差,相当于之前的高要求做了无用功。及好像说有人说我要去北京天安门,但却给了标准说到了河北就算你到了北京天安门。所以如果更精确一点,那势必造成巨额浪费。基本上原理是这个样子。如果真的要从误差的方面来讲,内容太多了。
如果真要保持尺寸的高精度,那么一般给公差的原理都是从基本尺寸有效数字的最后一位进行限定。也就是49.561±0.005,那么这个时候选用的量具的进度也因按照标准要求T/10=0.0005,选用0.0001的量具。
别叫我八戒 • 2020-03-04 16:12
5.15δ应该是99%覆盖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