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公司开具的《不合格品的处置单》是否符合要求。感觉好多新人都有这个疑惑。
关于公司开具的《不合格品的处置单》是否符合要求。
先不考虑后续因产品质量出现问题存在的风险、也不考虑这样做是否淡化员工的质量意识,只从审核老师审核 《不合格品的处置单》是否开具《不符合报告 》。
从图片中,不合格品情况描述来看,采取了返工的措施,返工后检验仍不符合要求。各部门的处置意见为 同意发货 。 如果在总经理同意的情况下有以下几个问题想请教
首先不知道该公司的《 不合格控制程序》是怎么规定的,大家都按照常规来讲就好了。
①这样做审核老师审核时是否会开具不符合报告;
②如果对审核老师说 该不合格不影响产品质量时,审核老师会不会开具不符合项;
③如果技术部处置结果为:客户对该产品的抗拉强度、或者屈服力,或者弹性系数(以上术语取决于行业)有较高的要求,为保证以上要求可以对直径标准进行放宽,审核老师会不会开具不符合项;
如果未予客户沟通,技术部门根据以往经验或者对产品的了解而自行出具的意见,只是审核时为了不开具不符合项与审核老师说客户同意的审核老师会不会开具不符合项;
④经有关授权人员批准,适用时经顾客批准;此处的适用时经顾客批准(在什么情况下需要批准),是不是没有规定必须经顾客批准,也可以不经过顾客批准。很大程度上来讲,产品质量由客户说了算,产品超差跟客户说,让客户自己去检测,当客户说有问题我们自己也承认有问题。
⑤关于产品出现不合格时是否需要采取纠正措施
1、出现此类不合格时,组织可以容忍、接受类似的不合格再次发生,这样的是不是可以不采取纠正措施,如果不采取纠正措施,审核时是否会出具不符合报告。
2、出现此类不合格时,组织不能容忍、接受类似的不合格再次发生,是不是必须采取纠正措施,
⑥对出现不合格原因进行分析,发现因原材料导致,这样的情况原材料供应商用不用做纠正措施,此处的纠正措施取决于公司容忍度还是问题的严重度
语句有可能不通畅,大家理解一下,希望大家赐教,谢谢。
先不考虑后续因产品质量出现问题存在的风险、也不考虑这样做是否淡化员工的质量意识,只从审核老师审核 《不合格品的处置单》是否开具《不符合报告 》。
从图片中,不合格品情况描述来看,采取了返工的措施,返工后检验仍不符合要求。各部门的处置意见为 同意发货 。 如果在总经理同意的情况下有以下几个问题想请教
首先不知道该公司的《 不合格控制程序》是怎么规定的,大家都按照常规来讲就好了。
①这样做审核老师审核时是否会开具不符合报告;
②如果对审核老师说 该不合格不影响产品质量时,审核老师会不会开具不符合项;
③如果技术部处置结果为:客户对该产品的抗拉强度、或者屈服力,或者弹性系数(以上术语取决于行业)有较高的要求,为保证以上要求可以对直径标准进行放宽,审核老师会不会开具不符合项;
如果未予客户沟通,技术部门根据以往经验或者对产品的了解而自行出具的意见,只是审核时为了不开具不符合项与审核老师说客户同意的审核老师会不会开具不符合项;
④经有关授权人员批准,适用时经顾客批准;此处的适用时经顾客批准(在什么情况下需要批准),是不是没有规定必须经顾客批准,也可以不经过顾客批准。很大程度上来讲,产品质量由客户说了算,产品超差跟客户说,让客户自己去检测,当客户说有问题我们自己也承认有问题。
⑤关于产品出现不合格时是否需要采取纠正措施
1、出现此类不合格时,组织可以容忍、接受类似的不合格再次发生,这样的是不是可以不采取纠正措施,如果不采取纠正措施,审核时是否会出具不符合报告。
2、出现此类不合格时,组织不能容忍、接受类似的不合格再次发生,是不是必须采取纠正措施,
⑥对出现不合格原因进行分析,发现因原材料导致,这样的情况原材料供应商用不用做纠正措施,此处的纠正措施取决于公司容忍度还是问题的严重度
语句有可能不通畅,大家理解一下,希望大家赐教,谢谢。
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已邀请:
1 个回复
hongnaiming (威望:9) (江苏 苏州) 电子制造 供应商质量管理
赞同来自: yjsai
2. 其次,你的程序文件要符合ISO 文件(参见不合格产品和服务(8.3))的要求,只要做到这些,审核老师就不会开不符合报告。
附不合格产品和服务(8.3)
ISO9001:2015 标准
不合格产品和服务(8.3)
组织应确保对不符合要求的产品和服务得到识别和控制,以防止其非预期的使用和交付对顾客造成不良影响。
组织应采取与不合格品的性质及其影响相适应的措施,需要时进行纠正。这也适用于在产品交付后和服务
提供过程中发现的不合格的处置。
当不合格产品和服务已交付给顾客,组织也应采取适当的纠正以确保实现顾客满意。
应实施适当的纠正措施(见 10.1)。
注:适当的措施可包括:
a)隔离、制止、召回和停止供应产品和提供服务;
b)适当时,通知顾客;
c)经授权进行返修、降级、继续使用、放行、延长服务时间或重新提供服务、让步接收。
在不合格品得到纠正之后应对其再次进行验证,以证实符合要求。
不合格品的性质以及随后所采取的任何措施的信息应形成文件,包括所批准的让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