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怎么去避免给别人养“猴子”?
最近随着公司KPI制度的执行;突然间发现以前不需要我插手的缺陷确认的电话越来越多了。很多时候都是在有标准;有工装、有方法的情况下还需要我再次确认才行。今天再次遇到这种事情;禁不住对其需要我现场进行确认的原因进行了询问(结果让我直接晕死):“你确认过了;再出了问题就和我没有关系了”。感情我成了别人的替罪羔羊,也就是说我在替别人养猴子。此类情形有没有好的方法规避或解决呢?请教各位大神了。
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已邀请:
红动中国 • 2016-07-09 18:27
标准模糊不够细化,让人不好确定!
DREAK • 2016-07-11 08:20
这个自己内部也进行沟通;认为可能是之前的培训没有让他们完全明白。其二;根据后续的了解其主要原因是他也知道出现的不良不可以放过去;但是为了自己不承担责任而转嫁到我们身上。
经过我们内部的沟通暂时建议是:“既然他不想承担责任;那么我们的在线检验人员暂时代替他给出判定结果”。后期再安排培训和考试,如果这样做了以后还是存在如上问题;还是想听听大神们的意见?
hhw2002 • 2016-07-11 09:23
说说我自己
我现在也是处于这样的环境中,每天也需要帮助生产去判定问题点,过还是不过?
这个时候其实标准是有的,但是为什么还要判断呢?
因为我们的生产水准达不到,出现了异常,但是又不能直接报废掉
我们做品质的,需要掌握的是一个平衡,完全所有的都按照标准执行,老板可能认为你需要走人了
因为,在我们中国,讲究的是一个恰到好处,也就是我们在品质上说的α和β平衡、风险
所以,这个时候,你不管在制程上,还是在出货上,你需要去权衡,这个东西的风险
客户会不会投诉,会不会接受,甚至是客户能发现这个问题的几率有多高,你都需要综合去考虑
可能有人会说,按照标准来就好了,按标准执行
但在实际的我们大环境下,特别是在一般私企里面,这个要求太高了
我们无时无刻的都在做这个的博弈
这个时候即是你锻炼的时候,也是考验你能否平衡整个品质的时候
因为,有些东西,你放出去了,没有投诉,后续你的标准可能就需要更改,因为客户在这个方面可能会接受
这样,反过来说你就为公司节省了成本,也是你的贡献(不要觉得这样会感觉公司在倒退,在这个世界上,赚钱才是王道,利润才是关键)
品质也就承担了这个部分的协调和博弈工作
慢慢的你的能力也就提升了,威信就树立起来了
maxiujuan • 2016-07-14 09:01
@hhw2002:
因为,有些东西,你放出去了,没有投诉,后续你的标准可能就需要更改
这里说的“标准可能就需要更改”,你说的是心里的称,还是文字版的标准啊?
hhw2002 • 2016-07-14 09:27
内部的标准,心里的称也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