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参考性的评价方法。
严重缺陷、主要缺陷、次要缺陷的加权系数,应当有一定的数学模型来确定。
公式是
(严重缺陷*严重系数+主要缺陷*主要系数+次要缺陷*次要系数)/(可能的严重缺陷*严重系数+可能的主要缺陷*主要系数+可能的次要缺陷*次要系数)*100%。
至于合格标准,应该是由质量目标来规定。90%的目标太低了。
严重缺陷、主要缺陷、次要缺陷的加权系数,应当有一定的数学模型来确定。
公式是
(严重缺陷*严重系数+主要缺陷*主要系数+次要缺陷*次要系数)/(可能的严重缺陷*严重系数+可能的主要缺陷*主要系数+可能的次要缺陷*次要系数)*100%。
至于合格标准,应该是由质量目标来规定。90%的目标太低了。
kgyangyang • 2017-05-02 16:30
(严重缺陷*严重系数+主要缺陷*主要系数+次要缺陷*次要系数)/(可能的严重缺陷*严重系数+可能的主要缺陷*主要系数+可能的次要缺陷*次要系数)*100%。
这里的严重缺陷是缺陷数量?还是?
这里的可能的严重缺陷咋理解?
您这个又是一种评价方法呗?跟我那个三个也不一样
kgyangyang • 2017-05-02 16:31
对于质量特征值我没有找到标准的出处,你知道吗?
orienome • 2017-05-02 17:13
我只是把你的公式展开了。
关键缺陷的说法,不符合中国的语言习惯。
可能的严重缺陷,就是根据产品和工艺可能出现的严重缺陷啊。比如一个齿轮,断齿、中孔小、未开键槽、键槽尺寸大…都是可能的严重缺陷啊。FMEA里可以去数啊。
以前有一本书上见过,好像是个国企的总工转作质量的人写的。
kgyangyang • 2017-05-04 14:50
你这是第二个公式展开的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