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C 实际操作中的疑惑
大家好,SPC在运用中有几点疑惑还请大咖帮助解决。
在计算初始过程能力时,制作分析用控制图时,
1. 最初收集数据25组,125个数据,收集完成后再计算中心线和控制限么?(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取数过程就无法判异了,因为此时还没有控制限,只能等数据全部取完对么)
2. 第一步完成后再结合判异原则把超出控制限的点排除,然后是继续取数还是把剩余的符合要求的计算控制限
3. 第一步,第二步完成得出过程受控,过程能力满足要求的情况下把此控制线作为控制用途的控制限指导过程取数打点,判异?
在计算初始过程能力时,制作分析用控制图时,
1. 最初收集数据25组,125个数据,收集完成后再计算中心线和控制限么?(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取数过程就无法判异了,因为此时还没有控制限,只能等数据全部取完对么)
2. 第一步完成后再结合判异原则把超出控制限的点排除,然后是继续取数还是把剩余的符合要求的计算控制限
3. 第一步,第二步完成得出过程受控,过程能力满足要求的情况下把此控制线作为控制用途的控制限指导过程取数打点,判异?
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已邀请:
- 分析用控制图的控制限是根据你的数据算出来的。中心线是你的图纸规格。
- 如果你手机的数据不是正态分布或是有太多异常点,你还是去找制程中的异常因素,排查后等制程稳定了才能继续收集数据重算SPC
- 是的,控制限和你的规格限完全是两码事。
梁小蕊 • 2019-03-01 13:20
请教一下,目前制程不稳定,波动很大的情况下,继续做SPC是否无意义,因为会触发很多次的判异准则。但如果不做SPC先去排查制程异常,那么可能一两个月过去了,中间这段时间如何去监控制程状态呢?
jacd • 2019-03-01 17:09
理论上是无意义的。搞不太清楚你排查异常为什么竟然需要一两个月。
如果这个特性很严重的话,短期建议全检。否则先用SPC吧。触发判异准则就赶紧仔细分析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