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五大阶段,哪个阶段不需要产品设计人员参与?
建议楼主仔细看看APQP手册,即便量产了,我都可以找设计人员的茬。
我再展开点。。。省着楼主还有疑惑。就APQP第三阶段的输出来讲,包装应该是设计人员设计的吧?试生产的控制计划的编制设计人员至少要参与吧?PFMEA也要参与吧?如果设计的东西,到了第三阶段,初始过程能力就是达不到要求,设备良率就是非常低,供应商的PPAP就是没办法批准(尺寸超差,功能,性能达不到),这时候设计人员就可以不管了?
建议楼主仔细看看APQP手册,即便量产了,我都可以找设计人员的茬。
我再展开点。。。省着楼主还有疑惑。就APQP第三阶段的输出来讲,包装应该是设计人员设计的吧?试生产的控制计划的编制设计人员至少要参与吧?PFMEA也要参与吧?如果设计的东西,到了第三阶段,初始过程能力就是达不到要求,设备良率就是非常低,供应商的PPAP就是没办法批准(尺寸超差,功能,性能达不到),这时候设计人员就可以不管了?
3.0 过程设计和开发
3.1 包装标准
3.2 产品/过程质量体系评审
3.3 过程流程图
3.4 车间平面布置图
3.5 特性矩阵图
3.6 过程失效模式和后果分析(PFMEA)
3.7 试生产控制计划
3.8 过程指导书
3.9 测量系统分析计划
3.10 初始过程能力研究计划
3.11 包装规范
3.12 管理者支持
Splendidlife • 2017-07-08 08:40
你这样会被排斥的
jacd • 2017-07-08 10:11
@Splendidlife: 找茬只是通俗的说法,实际操作还是作为一个团队,我们有事好商量,但是你设计没做好的导致量产困难,即便我不找你,PM,生产,整个团队也都会去找设计。
cjyxl • 2017-07-10 09:12
如果设计被别人挑刺,我觉得大部分原因是前期产品设计开发验证的时候没有做好,我个人认为第一阶段设计评审的时候每个部门都应该参与,然后在产品做验证的时候多有的部门都应该对产品验证的结果进行评定,不是产品部门一个人的事,如果前期产品定型之前做好了,后期都没有那么多事了,除非公司目前的设备确实能力有限,这时可以提出设计变更,在设计变更的时候,产品设计人员占主导地位,如果没有设计变更,产品设计上没什么大问题,我觉得产品设计人员在第三阶段主要是参与的角色,参与评审的角色,不然我觉得产品定型之后是不应该再出现很多问题的,要不然我就觉得肯定是产品设计人员的能力值得怀疑,要不就是DFMEA没有分析到位,不知道我的看法,各位有什么意见
cjyxl • 2017-07-10 09:14
@jacd:我们公司在第二阶段都已经把包装方案给设计完成了,因为件比较特殊,第二阶段必须要设计包装方案
jacd • 2017-07-10 09:36
@cjyxl:是的,第三阶段设计人员主要是参与,我的意思就是绝对不能让设计人员完全不参与
cjyxl • 2017-07-11 14:00
@jacd:嗯嗯,好的,谢谢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