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QE编制进货检验指导书时遇到的问题?
公司要求SQE编制零部件进货检验指导书,但是在编制的过程中要求研发部门会签,这样研发部门要求在进货检验指导书中添加很多尺寸项(都是一些不影响零件性能和装配的尺寸),造成检验部门工作量大,加之检测出来尺寸经常有超差,因为供应商对这些尺寸控制也不是很严格,如此这般,导致零部件批合格率很低。我想问下,这种情况下,做SQE的一般怎么处理?
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已邀请:
让供应商出面,不做货,把事情弄大,逼公司高层给出解决方案。这年头SQE只要情商不用智商。
smapow • 2017-08-23 11:36
例如我们有个定位销套图纸要求材质45钢,但是供应商反映市场上45钢材质不好买,也不容易加工,建议使用35钢,保证热处理后硬度能达到和45钢相同,可是产品部门不同意。供应商交期内无法供货。哎。有时候觉得产品部门只知道画图,一点不考虑实际情况。
风雨彩虹2010 • 2017-08-25 10:36
确实、有些公司的工程技术部门人就是闭门造车,特别是一些科班出身没几年的所谓的技术人员没法沟通,不懂装懂、气都气死人!
明日 • 2017-08-27 20:54
你得先和研发沟通为什么要增加这些不关键尺寸的管控啊,有可能是一些产品的可靠性需要的工艺尺寸啥的。你就让研发现场确认是良品入库还是退货,如若入库是是否还需要管控。检测尺寸经常有误差我就有点不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