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现在就在一家新成立的民企导入体系,因为是一级配套,主机厂承认配套资格的基本一条就是通过IATF16949,8月中旬到岗到现在一个半月,可以聊点心得体会(本人是实物质量管理出身)
新企业其实完全可以按照体系的导入推进工作,包括人力资源的管理,产品开发,供应商管理,但事实上我到岗了几天就明显感觉体系和工厂的推进完全是两条线,因为我们请了咨询公司,文件初稿是咨询老师做的,且咨询老师做的初稿并不适合我们的行业。首先我花了一周的时间改初稿,根据我以往的工作经验,改的顺序主要是根据我们这个新企业的业务版块的开展顺序,比如说人力资源先到岗,我就先梳理人力资源管理,和HR一起把流程结合现场的实际操作进行规范,表单也尽量采用已有的,不合适的或者没有的再调整;最烦琐的是产品开发控制程序,前面也说了咨询老师提供了一个冲压件的开发流程,而我们是电子仪表类,差异相当大,我根据以前参与项目的经验梳理了一份初稿,和项目、结构设计一起做了评审,然后就开始试运行,运行中不断修订,这期间也是对自己以前工作的一个总结。顺便于下,在梳理程序文件时我还编制了一些三级文件,特别是技术文件管理办法以及出差管理办法,很实用的文件,根据新企业的情况如可编制零件件号,如何规范零件名称,编好了让结构设计人员按规定把BOM制定出来,其实挺有成就感的。在进行文件修订的过程中我根据10年实物质量管理的经验对许多文件进行了调整,也是为了规避后期实际运行的弊端。
到现在我在这个新企业已一个半月了,我们到岗人员很少,也只有9位,但组织构架基本都建立起来了,部门职能也梳理清楚了,到岗的人员基本上都是在这个行业干了多年经验丰富的人,我很有信心随着业务版块的开展流程顺畅,就即或有问题我也会不断的调整。
最后一句,我招的体系工程师也到位了,我的重心就会转到实物管控,这一个多月受益菲浅。
新企业其实完全可以按照体系的导入推进工作,包括人力资源的管理,产品开发,供应商管理,但事实上我到岗了几天就明显感觉体系和工厂的推进完全是两条线,因为我们请了咨询公司,文件初稿是咨询老师做的,且咨询老师做的初稿并不适合我们的行业。首先我花了一周的时间改初稿,根据我以往的工作经验,改的顺序主要是根据我们这个新企业的业务版块的开展顺序,比如说人力资源先到岗,我就先梳理人力资源管理,和HR一起把流程结合现场的实际操作进行规范,表单也尽量采用已有的,不合适的或者没有的再调整;最烦琐的是产品开发控制程序,前面也说了咨询老师提供了一个冲压件的开发流程,而我们是电子仪表类,差异相当大,我根据以前参与项目的经验梳理了一份初稿,和项目、结构设计一起做了评审,然后就开始试运行,运行中不断修订,这期间也是对自己以前工作的一个总结。顺便于下,在梳理程序文件时我还编制了一些三级文件,特别是技术文件管理办法以及出差管理办法,很实用的文件,根据新企业的情况如可编制零件件号,如何规范零件名称,编好了让结构设计人员按规定把BOM制定出来,其实挺有成就感的。在进行文件修订的过程中我根据10年实物质量管理的经验对许多文件进行了调整,也是为了规避后期实际运行的弊端。
到现在我在这个新企业已一个半月了,我们到岗人员很少,也只有9位,但组织构架基本都建立起来了,部门职能也梳理清楚了,到岗的人员基本上都是在这个行业干了多年经验丰富的人,我很有信心随着业务版块的开展流程顺畅,就即或有问题我也会不断的调整。
最后一句,我招的体系工程师也到位了,我的重心就会转到实物管控,这一个多月受益菲浅。
Hybo • 2017-09-29 17:21
不错,给你鼓励
造梦先生 • 2017-10-06 21:49
把咨询老师给你的冲压件的发我一份,我正好做冲压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