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没有绑定微信,更多功能请点击绑定

控制计划中控制的频次依据是什么?

如题,请勿说根据PFMEA,如果是根据PF来的,那PF的频率制定依据又是什么呢?核心小组讨论的结果吗?
对“好”的回答一定要点个"赞",回答者需要你的鼓励!
已邀请:

杨格_Alan (威望:668) (江苏 无锡) 机械制造

赞同来自: z296639242 蓝颜冰泪 soshnshn mangochueng WendyHengxing2

楼上几位说的都很有道理!
 
 个人的一点点建议哈:
  1. 对于全新的产线/过程,对于其特点,我们是不知道的,这个时候,需要积累相当的数据(全检)来观察和推断其特性(当然包括改善、统计推断工具的应用)。
  2. 对于半新的过程:已有过程加工新产品,核心小组的“专家意见”及历史数据是重要参考;但最好还是通过全检若干次作为基础;
  3. 对于已经存在的过程:一直在加工的产品,历史数据起到很大作用。

 
上面1,2,3点中用了“相当”、“重要”、“若干”及“很大”几个“无效用语”,这就是PFMEA过程里的内容,包括输入,分析,输出及量化。
 
总之,PFMEA是个活的文件,不是一劳永逸的,要根据实际情况做出更新。要考虑的输入还是很多的,一份含金量高的PFMEA是公司的财富而不是负担。
 
团队的能力和合作程度应该是其成功的关键因素。但,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在中国文化环境里...

8 个回复,游客无法查看回复,更多功能请登录注册

发起人

扫一扫微信订阅<6SQ每周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