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功能检具的控制项次,检验频率必须是全检吗
今天领导在给我们讲CP时说到如果一个检验项次的控制手段是功能检具,其检验频率就得定位100%
这样讲正确么?如果不正确又应该根据什么制定频次呢(我的理解是功能检具检验的项目因为得不出数据无法计算CPK,这样也就不好根据过程能力来设定频率,那应该根据什么来制定呢),等待大神帮忙解惑
这样讲正确么?如果不正确又应该根据什么制定频次呢(我的理解是功能检具检验的项目因为得不出数据无法计算CPK,这样也就不好根据过程能力来设定频率,那应该根据什么来制定呢),等待大神帮忙解惑
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已邀请:
2 个回复
jacd (威望:1283) (江苏 苏州) 机械制造 供应商开发经理 - 供应商质量管理,为中华品质之崛起而学习
赞同来自: 周111 、王熠之 、yijiayige 、ZXY889989 、Jason_Wang
假设你有个零件上面有个孔,你平时这个孔是自己生产线搭配另一个轴状零件的。
你们如果孔小了,那么轴状零件就自然组装不进去,但是这种情况顶多一年出现一次,而且还不是批量性问题,你们也不会停线,操作员如果轴装不进去也会把这个产品隔离好,不会强行用大锤子敲进去(开裂风险),也不会强行把这个东西混到其他好的成品里。那么你如果是这家公司的老板,你觉得投入更多的资源用塞规100%全检合适么?
但是你这个孔是给客户用的,客户远在德国,这家客户如果产品塞不进这个孔,可能会导致爆炸,人身伤害,产品整机报废等一系列严重问题,或者客户也不用这个孔,这个孔是给客户的客户用的,客户的客户把这个产品装在飞机上的,装上去了还不好拆卸,最后不得不报废整架飞机。那么你如果是这家公司的老板,你觉得投入更多的资源用塞规100%全检合适么?
回到现实,这个孔的确可以用三次元测量,但效率很慢,但是你们加工这个孔的时候可以每小时取五件用三次元测量,然后这样就可以用SPC监控。甚至每批次加工,只需要测个首件和末件,从首件末件就能知道尺寸的趋势,你根据多年的经验和整个团队讨论目前的设备也不会一会把这个产品弄到下限,一会弄到上限,一会又回到下限,也就是说机器的不稳定,刀具的磨损这些都是可控制,并且可以预测趋势的,这时候用塞规全检,你觉得合适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