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带问题求解
如题请问下这几个题是怎么解析的。
5. 某一过程的特性为望大规格(越大越好),Cpk 为1.5, 那么对应的西格玛水平Z为( A )。
A. 4.5
B. 4
C. 2
D. 1
42. A和B两个供应商都提供SMT生产所需锡浆,想比较他们提供的锡浆的黏度是否相同,随机抽取A和B供应商各10个批次的锡浆, 为了判定A和B两个供应商提供的锡浆的黏度是否相同,以下哪个做法是正确的( A )。
A. 先检查数据的独立性和正态性,再检查方差是否相等,最后进行双样本t检验
B. 先检查方差是否相等,再检查数据的独立性和正态性,最后进行双样本t检验
C. 只需先检查独立性,直接进行配对t检验
D. 先检查数据的独立性和正态性,再进行双样本t检验,最后检查方差是否相等
60. 卷烟生产车间,要检测烟丝含水,把每小时作为一个观测单元。由于是破坏性检验,成本较高,每小时从生产线上抽一盒来作检测,共连续监测4 昼夜,得到了96 个数据。六西格玛团队中,王先生主张对这些数据画“单值-移动极差控制图”,梁先生主张将3 个数据当作一组,对这32 组数据作“Xbar-R 控制图”。这时你认为应使用的控制图是( A)。
A. 只能使用“单值-移动极差控制图”
B. 只能使用“Xbar-R 控制图”
C. 两者都可以使用,而以“Xbar-R 控制图”的精度较好
D. 两者都可以使用,而以“单值-移动极差控制图”的精度较
5. 某一过程的特性为望大规格(越大越好),Cpk 为1.5, 那么对应的西格玛水平Z为( A )。
A. 4.5
B. 4
C. 2
D. 1
42. A和B两个供应商都提供SMT生产所需锡浆,想比较他们提供的锡浆的黏度是否相同,随机抽取A和B供应商各10个批次的锡浆, 为了判定A和B两个供应商提供的锡浆的黏度是否相同,以下哪个做法是正确的( A )。
A. 先检查数据的独立性和正态性,再检查方差是否相等,最后进行双样本t检验
B. 先检查方差是否相等,再检查数据的独立性和正态性,最后进行双样本t检验
C. 只需先检查独立性,直接进行配对t检验
D. 先检查数据的独立性和正态性,再进行双样本t检验,最后检查方差是否相等
60. 卷烟生产车间,要检测烟丝含水,把每小时作为一个观测单元。由于是破坏性检验,成本较高,每小时从生产线上抽一盒来作检测,共连续监测4 昼夜,得到了96 个数据。六西格玛团队中,王先生主张对这些数据画“单值-移动极差控制图”,梁先生主张将3 个数据当作一组,对这32 组数据作“Xbar-R 控制图”。这时你认为应使用的控制图是( A)。
A. 只能使用“单值-移动极差控制图”
B. 只能使用“Xbar-R 控制图”
C. 两者都可以使用,而以“Xbar-R 控制图”的精度较好
D. 两者都可以使用,而以“单值-移动极差控制图”的精度较
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已邀请:
5. Sigma Level = Z = 3 * CpK = 4.5
42. 2-sample t test前先判断是否等方差,就如同拳击比赛一样,先看是不是同一重量级的,来比较才有意义。
60. subgroup=3,但取样的时间点不是同一时间点,是强行group
42. 2-sample t test前先判断是否等方差,就如同拳击比赛一样,先看是不是同一重量级的,来比较才有意义。
60. subgroup=3,但取样的时间点不是同一时间点,是强行group
yytu • 2019-10-21 15:54
麻烦问下第一个3*1.5这个3是来源于哪个公式转换啊。
Jeff_Chou • 2019-10-21 16:02
@yytu:计算公式啊。送你一句孙公的话: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yytu • 2019-10-21 16:12
我已经很努力得在恶补了,需知道一个毕业了5年的文科生的无可奈何啊。5555,公式不是usl-m/3sigma吗?怎么就转换成这样了呢?
Jeff_Chou • 2019-10-21 16:28
@yytu: Z = x-m / sig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