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 请开启后刷新浏览器获得更好的体验!
输入关键字进行搜索
搜索:
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汽配零件厂家 (威望:194) (福建 福州) 汽车制造相关 CEO - 专业搞汽配:电动窗开关,升降器,汽油泵,喷水系统...
赞同来自: 归去来兮7 、68better
2 个回复,游客无法查看回复,更多功能请登录或注册
多多关照
68better • 2020-06-01 08:48
非常感谢,请看一下如下的例子是否合适,热处理这道外协工序,PFMEA中直接填写热后进料检验这道工序,失效模式是不良未检出,后果是不良品流出,原因人员技能不足或测量设备失效,预防是人员岗前培训或测量设备定期校验,探测是检查检验人员技能矩阵和点检校验标签
汽配零件厂家 • 2020-06-01 10:02
@68better:你写得应该是没问题的,可以参考的:探测是检查检验人员技能矩阵(评核合格记录)和点检校验标签(合格校验报告)
68better • 2020-06-01 13:17
@汽配零件厂家:如果fmea这样分析,那么控制计划中这道进料检验工序可以直接把要检验的尺寸列出,控制方法与fmea中探测方式一致吗,我现在是这样做的,但是其他同事说这样不可行(不要进料检验工序,直接热处理工序,失效模式是孔径超差,原因是供应商工艺不稳定,预防措施是定期进行供应商评审,探测措施是进料检验),麻烦辨认一下到底哪个正确呢?有点被搞糊涂了
汽配零件厂家 • 2020-06-01 13:24
过程FMEA研究的主要是你自己公司的工艺。检验的尺寸已经超过这个范畴了,你同事说的对,其实你笼统点写更好,毕竟如果你不了解供应商那边的工艺,你写多了反而更会出现纰漏,最好连写都不要,毕竟外协后返厂就是默认OK的,归到DFMEA那边分析更合理。或者要是有以前的类似资料参考就行。其实在我们特色国家,在工厂做资料越详细有时候反而越不好。
68better • 2020-06-01 23:33
@汽配零件厂家:你好,以下是我对控制计划中检验频次和容量的理解,烦请提提意见,谢谢:
在样件控制计划中:因为样件每次都很少,一般都是30-50件左右,所以在样件控制计划中,与客户对标后,除了出货检验是全检(所有尺寸100%检验,有二十个就检验二十个),其他工序如冲压,只有首检,末检验两种检验,如首检和末检都是3模/1次,1次/每次生产前和每次生产后(因为数量很少,所以没有巡检),进料检验如热处理也是检3-5件;
在试产控制计划和正式量产控制计划中,例如冲压工序,只有首检和巡检两种检验,首检是一模/1次,1次/每次生产前,巡检是1模/1次,1次/1小时(在决定特殊特性尺寸的工序标识符号,并额外增加CPK检测),在试产中测量CPK大于1.33后(因为之前看到参考取样是1小时大于50件,则1小时抽一次,但实际1小时的冲压数约600以上,一般是大于等于一个批次试产数量,所以CPK数值是由几个批次抽取出来的),正式量产后首检频次和容量不变,巡检改为1模/1次,1次/2小时,进料检验和出货检验的抽取数量5件(就是自己定的,没有什么标准)。
汽配零件厂家 • 2020-06-02 08:10
@68better:如果制程时稳定的,出货又有全检的话,那在制程管控时做好首末是没问题的,首末N=3,并对首末件做好标识,与出货全检时标识区分,以利管控。
CPK本来就是不同批次抽样取得的数据进行计算后得到的。
抽检与巡检这里说一下我的理解:
1.抽检,若无客户要求或是无GB参考的,最好依贵司的检验管理办法程序文件规定进行抽样,不能自己定,否则在稽核时容易被指摘缺失。自己程序文件定义抽样数可以根据不同数的来料进行定义抽检数,比如每批来料1000↓,抽样5pcs,来料1000↑,抽样8pcs,持续无异常的可以免检。有异常的要加严。
2.巡检,贵司的做QC PLAN的时候,APQP小组核心成员需一同检讨下,对不同工程站别及首末件的检测依照过往经验以及实际人员配置,落实巡检检验时多少比较合适,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N=1,根据产品制程能力,检验能涵盖到模穴、频率(一般是1次/2H)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