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上
3.挥刀自宫的神功
很多的中国企业认为管理主要靠经验和实践,管理是“无师自通”或“存乎一心”的事,轻视先进管理工具和方法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因此,在实际管理过程中既不注重学习新知,也不注意及时将经验升华为理论,造成管理粗放、经营短视,多凭主观决策、靠运气行事。往往导致企业管理效率不高、绩效不佳。
中国的企业非常缺少管理的工具和方法,我们企业的制度建设、管理规则,非常抽象笼统。很多企业员工手册的第一条是“热爱××公司”,剩下的也都是些口号和空话。这是一本没有用的手册,连最基本的做事原则和方法都没有。而企业中这样的薄弱环节不胜枚举。
4.领导三拍
有人形容中国企业的领导三拍搞垮企业:拍脑袋决策,拍大腿后悔,拍屁股走人!
中国企业只有十来年的历史,还没有真正掌握企业管理。中国企业的管理还处于幼稚的管理阶段,往往是抓到一条大腿当大象。中国企业管理中最容易犯的一个毛病是,把必要条件当充分条件,比如认为营销就是做广告。当中小型企业在销售过程中碰到困难,有的企业把广告看成是一根救命的稻草,往往想通过广告来挽救销售。广告对短期产品销售确实有拉动力,但是企业的发展是长期稳步的,频繁的广告是中小企业绝对做不到的。
中国企业管理过程中,领导太多的点子思维、拍脑袋决策。但是点子思维、雕虫小技都不能使战略得到有效实现。策略是方法的整合,是系统化的工作。很多企业策略很多,但成效甚微,是缺乏大智慧、缺少系统化的结果。
5.不会蹲马步
基础管理好比是蹲马步。中国企业的管理的基础还没有做好,甚至连经理人自身的岗位职责,要做什么事都说不清楚。企业在制定很多决策时,没有科学的依据,没有真实的市场信息,有的是靠一两个人坐在办公室里,凭借想象力来的。这样的决策,会在今后的工作中造成问题重重,难以解决。一时一个政策,计划没有变化快,企业朝令夕改。这样的企业很难做长久。
一个企业的供应商拖了一车原材料,一车硫酸输到仓库里面。输了一半,仓管员就签字让车开走了,车到附近的一个小镇住了一晚,第二天拉过来再把另一半输进去,结果就算两车。这种基础管理的薄弱在中国企业许多环节都是存在的。
很多的中国企业认为管理主要靠经验和实践,管理是“无师自通”或“存乎一心”的事,轻视先进管理工具和方法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因此,在实际管理过程中既不注重学习新知,也不注意及时将经验升华为理论,造成管理粗放、经营短视,多凭主观决策、靠运气行事。往往导致企业管理效率不高、绩效不佳。
中国的企业非常缺少管理的工具和方法,我们企业的制度建设、管理规则,非常抽象笼统。很多企业员工手册的第一条是“热爱××公司”,剩下的也都是些口号和空话。这是一本没有用的手册,连最基本的做事原则和方法都没有。而企业中这样的薄弱环节不胜枚举。
4.领导三拍
有人形容中国企业的领导三拍搞垮企业:拍脑袋决策,拍大腿后悔,拍屁股走人!
中国企业只有十来年的历史,还没有真正掌握企业管理。中国企业的管理还处于幼稚的管理阶段,往往是抓到一条大腿当大象。中国企业管理中最容易犯的一个毛病是,把必要条件当充分条件,比如认为营销就是做广告。当中小型企业在销售过程中碰到困难,有的企业把广告看成是一根救命的稻草,往往想通过广告来挽救销售。广告对短期产品销售确实有拉动力,但是企业的发展是长期稳步的,频繁的广告是中小企业绝对做不到的。
中国企业管理过程中,领导太多的点子思维、拍脑袋决策。但是点子思维、雕虫小技都不能使战略得到有效实现。策略是方法的整合,是系统化的工作。很多企业策略很多,但成效甚微,是缺乏大智慧、缺少系统化的结果。
5.不会蹲马步
基础管理好比是蹲马步。中国企业的管理的基础还没有做好,甚至连经理人自身的岗位职责,要做什么事都说不清楚。企业在制定很多决策时,没有科学的依据,没有真实的市场信息,有的是靠一两个人坐在办公室里,凭借想象力来的。这样的决策,会在今后的工作中造成问题重重,难以解决。一时一个政策,计划没有变化快,企业朝令夕改。这样的企业很难做长久。
一个企业的供应商拖了一车原材料,一车硫酸输到仓库里面。输了一半,仓管员就签字让车开走了,车到附近的一个小镇住了一晚,第二天拉过来再把另一半输进去,结果就算两车。这种基础管理的薄弱在中国企业许多环节都是存在的。
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已邀请:
2 个回复
pengyr (威望:0)
赞同来自:
我们的管理规则往往不完善。海尔初期把禁止随地大小便都写进企业文化是非常有道理的。
管理规则对中国企业最为迫切。规则有两层含义,一个是程序,一个是制度。程序就是教员工作正确的事,而制度是防止员工做错事。形象地讲,程序是假设员工是傻瓜,制度假设员工是坏蛋。中国企业现在程序的东西太少了。
程序要多加以训练,制度作为惩戒的标准暂时不需要。程序就是企业工作的路线图。马上就行动当然会提高企业效率,但也会带来执行面上的盲目。我们的企业缺乏一种素质,即在做一件事的时候,把路线图上的各个环节制约因素都想得很透彻。预测未来虽然很难,但对于管理者而言,却十分必要。
7.质量胆小鬼
日本企业的质量管理是全公司一起的,QCC从下到上,从安装工人开始,从一线工人做起。质量作不好是对个人的一种羞辱,这和日本战败以后努力要向上的忧患意识有很大关系。日本在质量管理方面下了很大功夫,在餐厅、家庭等场合搞全民质量管理。可是中国的企业在质量管理面前却是胆小鬼。
尹德川上个月在东北参观大连重型机械厂,大重在十大重中已经超越一重、二重、上重等传统龙头企业。大重的厂房设备非常好,位置也选择在大连良港,成本比日本著名的IHI便宜40%,但是没有出口。就是因为质量不好,追究下来是因为员工没有心态、没有意愿搞好质量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