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汽车零部件的CCC认证、自愿认证增加ELV和VOC法规
据全国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网站上发布的消息,明年ELV法规和VOC法规,很有可能改为强标,并且纳入CCC认证,现行的GB/T 30512-2014《汽车禁用物质要求》将修改为GB 30512,而GB/T 27630-2011《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
除部分零部件或材料因为技术和成本的因素给予一定的豁免期限外,整车其他零部件/材料中禁止使用铅、镉、汞、六价铬、多溴联苯和多溴联苯醚、石棉、多环芳烃等有害物质;
https://std.samr.gov.cn/gb/sea ... A69B0
VOC:苯、甲苯、二甲苯、乙苯、苯乙烯、甲醛、乙醛、丙烯醛的浓度要求;
据说CE认证中,就包含RoHS指令。
大家说,明年推荐性标准有可能变为强制性标准吗?
除部分零部件或材料因为技术和成本的因素给予一定的豁免期限外,整车其他零部件/材料中禁止使用铅、镉、汞、六价铬、多溴联苯和多溴联苯醚、石棉、多环芳烃等有害物质;
https://std.samr.gov.cn/gb/sea ... A69B0
VOC:苯、甲苯、二甲苯、乙苯、苯乙烯、甲醛、乙醛、丙烯醛的浓度要求;
据说CE认证中,就包含RoHS指令。
大家说,明年推荐性标准有可能变为强制性标准吗?
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已邀请:
经历过很多企业早就导入了,已经习惯性认为就是强制性标准了。
讨论这个感觉没啥意义了。
讨论这个感觉没啥意义了。
6sigmasword • 2022-09-16 11:29
不是的,如果真的纳入到强制性标准,那么今后汽车零部件(如内饰件等)就会纳入CCC产品范围,今后会要求做CCC认证,要有CCC资格的实验室进行型式试验(测ELV含量和VOC含量),今后每年还有定期确认检验试验(强检试验),上报汽车公告,跟你所说的已经习惯性认为是强标了,是不一样的:目前检测ELV和VOC的都是一些第三方实验室,不是国家指定的具有CCC资格的实验室(如中汽研、中机科等)
6sigmasword • 2022-09-16 11:32
这个事关企业今后CCC认证费用是否增加,所以在此提问
jacd • 2022-09-16 23:26
对于整车厂,这个费用往往是供应商出的
6sigmasword • 2022-09-22 16:05
@jacd:除了费用,还有其他更重要的问题呢,每个零部件厂是都是取样后,直接送样测试ELV和VOC吗?有的厂家在送样之前,提前通风放置了好几天,再送样合格(如果不通风放置的话,直接送样会不合格的),这样做,属于违规吗?这样的零部件,装在整车上,整车被抽到检测ELV和VOC时,要是不合格,怎么办?
6sigmasword • 2022-09-22 16:07
@jacd:以后要是ELV和VOC都纳入CCC国家强制性管理,做CCC认证,对送样会有强制要求吧?再这么通风、放置后送样,取得型式试验报告合格,今后量产后,零部件不做通风放置处理就发货,是属于违法行为了吧?
6sigmasword • 2022-09-22 16:13
@jacd:之前由于是GB/T(推荐性国标),所以整车被抽到后测试ELV/VOC不合格,对零部件厂进行罚款等,是属于企业行为,不涉及违法,今后改为去T后,GB30512就成了国家强制性标准,今后再被抽到整车ELC/VOC不合格,上溯到零部件厂的问题,型式试验报告作假,被质监局罚款,就是属于违法问题了。这就是我要说的,之前习惯性认为就是强制性标准,跟改过之后还是不一样的。
6sigmasword • 2022-09-22 16:20
不是型式试验报告作假,而是:型式试验的产品,与实际生产的产品不一致:产品生产一致性有问题:型式试验送样产品,有通风、放置24小时的处理,但是该处理工艺没有加在产品生产的正规工序里,所以产品生产一致性有问题。
jacd • 2022-09-22 20:13
VOC会受通风影响。这块不熟悉,不知道国标有没有谈到标准的测量方法是否允许提前通风。
ELV本来就应该强制执行,这块没什么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