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中国市场形势分析及2006年趋势预测
2005年中国市场形势分析及2006年趋势预测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课题组日前发布的这份研究报告认为,2005年经济运行状况良好。经济呈现“高位趋稳”的特征,通胀和通缩的迹象都不明显。2006年中国经济仍将平稳较快增长,市场运行将继续向好。
一、市场总体形势:2006年经济仍将平稳较快增长,市场运行将继续向好
1、2005年:经济运行总体良好,突出问题亟需关注
2005年,国民经济呈高位平稳增长态势,预计全年增速在9.4%左右。1-11月份,规模以上工业累计完成增加值同比增长16.4%。工业总资产贡献率12.17%,同比提高0.28个百分点;城镇固定资产投资63260亿元,增长27.8%,同比回落2.2个百分点。投资结构继续改善。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22.2%,增幅同比回落6.1个百分点;煤炭、石油、天然气开采、铁路、电力、燃气等行业投资增长显著。
1-11月,广义货币供应量(M2)和狭义货币供应量(M1)同比分别增长12.7%和18.3%,增速高于预期目标。11月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为19.1万亿元,同比增长13.8%。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现金收入继续保持较快增长。1-11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6836亿元,同比增长12.9%,实际增幅同比提高2.4个百分点。
1-11月,居民消费价格累计上涨1.8%,低于预定的控制目标。居住类和食品价格同比涨幅分别为5.5%和3%,是拉动CPI上涨的主要因素。工业品出厂价格涨幅逐季趋缓,至11月份,同比上涨3.2%,涨幅明显回落。
1-11月,进出口总额12823亿美元,同比增长23.5%,外贸顺差908亿美元,同比增加700亿美元。至11月底,国家外汇储备余额7942亿美元,比上年末增加1843亿美元。
总体上看,2005年经济运行状况良好。经济呈现“高位趋稳”的特征,通胀和通缩的迹象都不明显。
当前的经济运行中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亟需特别关注。
一是部分生产资料行业产能过剩现象突显,集中表现在水泥、电解铝、铁合金、电石、钢材、汽车等行业,导致生产增速减缓,效益下降,产品价格下跌,企业经营困难。部分能源产品库存也增加较快。在总量过剩的同时,企业组织结构、技术结构和产品结构不合理的矛盾也日趋突出。二是工业企业效益下降,企业亏损额大幅增加。1-11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亏损额达1844亿元,同比增长58.5%。三是投资膨胀的深层原因仍未解决。一旦放松行政手段,投资有反弹的可能。四是粮价下降和农资价格上涨导致农民增收难问题突显出来。
2、2006年:经济仍将平稳较快增长,市场运行将继续向好
一方面,我国经济仍具备持续快速增长的条件和动力。同时,作为“十一五”规划的开局年,一系列规划项目将陆续展开,也将推动经济继续平稳快速增长。2006年也有促使经济增长速度减缓的因素,如外贸出口形势严峻、外商直接投资增幅趋缓、人民币汇率升值压力增大,以及世界经济增速不确定等。综合考虑各种因素,预计2006年经济增长速度会保持在9%左右。投资增幅仍将稳定在高位,消费需求将继续平稳增长。出口需求增幅会明显回落。
在上述背景下,预测2006年市场运行形势是:大部分生产资料将呈供大于求的局面,价格回落。CPI仍将温和上涨,预计全年累计涨幅在2%左右。工业品出厂价格涨幅将低于2005年。房地产供给结构将继续得到调整,价格涨幅趋缓,乘用车价格涨幅将继续回落。粮价下行压力增大,稳定粮价,增加农民收入的任务艰巨。煤电油供求矛盾较大程度缓解,铁路运输制约仍将持续。
3、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着力扩大消费需求
一是继续实施“双稳健”政策,不宜进一步加大紧缩性调控政策力度,保持宏观政策的稳定。二是继续坚持“有保有压”政策,调整投资结构,促进投资合理增长。同时,千方百计扩大消费需求。重点是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提高消费能力;扩大消费领域;进一步改善城乡居民的消费环境,规范市场秩序。三是抓住有利时机,积极运用市场化手段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缓解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四是重点关注并综合考虑农业和农民增收问题。五是抓住价格上涨压力减轻的时机,加快资源性产品价格的市场化改革,建立起反映资源稀缺程度的价格形成机制,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二、CPI:2006年预计涨幅在2%左右
1、2005年:CPI涨幅稳步回落,物价总水平正常、可控
2005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总水平小幅上涨,涨幅稳步回落。1-11月,同比累计上涨1.8%,同比回落2.7个百分点,其中,新涨价因素约为1.2个百分点,翘尾因素约为0.6个百分点。从大类商品构成看,居住类和食品价格同比涨幅较大,分别为5.5%和3%,是拉动CPI上涨的主要因素,娱乐教育文化及服务价格上涨2.5%,涨幅明显高于上年同期的水平。以粮食为主的食品价格涨幅较上年大幅回落,服务项目和水、电、燃气等居民生活必需品价格涨幅继续扩大是影响2005年价格总水平的走势的主要因素。其他日用工业品价格稳中趋降对价格总水平具有稳定作用。
2、2006年:预计CPI涨幅在2%左右
2005年,我国经济在高位上进入稳定增长期。从发展趋势来看,在消费结构升级势头强劲和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等因素驱动下,2006年乃至以后的几年,我国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的潜力仍然较大,投资和消费需求都将保持较快增长,这将对CPI的总体走势产生影响。具体分析,在2006年,推动和抑制CPI上涨的因素并存:消费需求稳定增长和政策性调价力度加大等因素将推动价格总水平上涨;而供过于求的商品市场格局将抑制价格总水平大幅上涨,粮食价格稳中趋降将是稳定CPI的重要因素,人民币升值压力将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国内价格上升,稳健的货币政策也有助于物价保持稳定。总体来看,推动价格上涨因素的作用略大于抑制价格上涨因素的作用。如果宏观调控政策措施得当,没有重大自然灾害和突发性事件,2006年CPI将继续小幅上涨,预计全年同比涨幅在2%左右。
3、政策建议
目前我国经济平稳增长的态势表明,这一轮宏观调控措施是及时的、有效的。鉴于目前国民经济运行态势良好,建议近期不宜继续出台大力度的调控措施,经济应主要以其内在的市场机制动力推动运行,同时,密切关注经济运行中可能出现的一些新的变化,及时、准确地调整宏观调控力度。建议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完善粮食市场价格稳定机制,保护种粮农民利益;二是调整收入分配政策,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促进消费需求增长;三是改革资源价格形成机制,适时调整公共服务品价格;四是加强对市场价格运行的监测。
三、粮食市场:供求紧平衡矛盾趋缓,粮价下行压力增大
1、2005年:粮食生产基本走出低谷,市场供求矛盾趋缓
综合农业部、国家统计局等部门的预测,2005年我国粮食总产量预计达9600亿斤左右,比上年增产约2.2%-3%。其中,小麦增产110亿斤,同比增长6%,增幅较大;玉米增产84亿斤,同比增长3.2%,水稻增产58亿斤,同比增长1.6%。继2004年我国粮食增产775亿斤的历史水平后,2005年又实现较大幅度增产,使粮食生产基本走出低谷。调研表明,这是多种有利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一是气候条件好,粮食生产的灾害损失比常年减少200多亿斤;二是国内市场粮食价格保持较高水平,促进了粮食生产稳定发展态势;三是中央加大了扶持力度,进一步调动了农民种粮积极性。初步估计,2005年由于价格好、政策支持力度加大等因素,使粮食面积增加3900万亩,对粮食增产的贡献达82%;气候条件和科技进步等因素使粮食单产提高到619斤,增产贡献为16%。
由于连续两年的恢复性增长,使近年来我国趋紧的粮食供求关系得到缓解。据估算,2005年我国粮食总消费约9900亿斤,国内生产和消费缺口由上年的410亿斤,缩小到250-300亿斤。如果加上大豆、小麦进口(分别约500亿斤和80亿斤)和库存粮食,扣除玉米出口,短期内国内粮食总体上供略大于求,供需矛盾趋缓。但供需的结构性矛盾依然明显,如稻谷供需缺口约250亿斤,其中粳稻供不应求,而籼稻库存较多;小麦和大豆的国内生产不能满足需求,尤其是大豆产需缺口达400-450亿斤,必须依赖进口;玉米在近几年仍将供大于求。
2、2006年:粮价下行压力增大,稳定粮价的任务艰巨
2005年,稻谷、小麦和玉米三种谷物平均价格比2004年下降4.05%。其中,稻谷价格因品种不同而差异较大。如粳稻价格上涨5.2%,晚籼稻价格则下降8.2%。南方水稻主产区相继启动了早稻和中晚稻最低收购价预案,及时稳定了市场粮价。2006年水稻价格将继续面临下行压力。小麦价格2005年下跌5.6%。玉米价格走势疲软,由于2005年禽流感疫情严重,对家禽养殖冲击较大,玉米需求减少,2006年初期玉米价格回升预期不足。2005年大豆过度进口严重,进口量超出国内需求50亿斤,价格下降5.3%。
3、政策建议
2006年,保持粮食供求平衡、稳定粮价的任务艰巨。建议采取有效调控措施,稳定粮食市场预期,保持合理粮价,切实保护农民种粮利益和生产粮食的积极性。一是继续在粮食主产区对主要粮食品种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要完善操作办法,根据供需情况适当调整有关品种的价格水平;二是把握储备粮轮换、进出口节奏和规模,避免对市场直接冲击,切实稳定粮价;三是疏通跨区粮食物流通道,提高粮食流通效率;四是完善信息发布制度,稳定地方政府、农民和粮食加工企业、贸易商的市场预期,防止市场出现大幅波动。
四、能源市场:2006年供求基本平衡,价格涨幅将明显回落
1、2005年:能源供求矛盾缓解,下半年价格涨幅有所回落
2005年,能源生产继续保持较快增长,1-11月,能源生产总量达到16.14亿吨标准煤,同比增长10.4%;能源需求增速有所回落,供求矛盾呈缓解趋势,9月份以后,电力供需紧张状况明显好转。受主要耗煤行业产量增速回落影响,煤炭需求增速出现回落,煤炭供给紧张状况逐步缓解,全国煤炭社会库存从4月份开始持续回升,到10月末已达到13941.3万吨,为近三年的最高水平。因油价上涨和电力供求紧张状况好转等原因,石油产品表观消费需求增速明显回落。1-10月全国原油、汽油和柴油表观消费量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4.6%、 2.4%和6.9%,涨幅明显回落。2005年能源价格继续呈上升趋势,但随着供求状况好转,下半年价格涨幅有所回落。
2、2006年:能源供求基本平衡,价格涨幅将明显回落
由于2004年以来能源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明显加快,电力、煤炭生产能力不断提高,随着能源供给能力的持续较快增长,2006年能源供求将实现基本平衡。预计全年发电量比2005年增长11%左右,增速将有所回落。由于电煤价格继续上涨,根据煤电价格联动方案,预计2006年电力价格仍呈上升趋势。
2005年下半年以来,世界新增煤炭生产能力稳步提高,国际煤炭价格总体走低趋势已经显现。在此背景下,由于国内煤炭生产稳步增长,库存回升,加之需求增速继续回落,预计2006年国内煤炭市场供给能力略大于需求,煤炭价格将稳中趋降。
近两年国际油价持续上涨已一定程度地抑制了石油需求。同时,高油价客观上也推动了产油国的增产和替代能源的开发利用。综合分析,预计2006年国际石油市场供给能力略大于需求的状况仍将持续。但由于目前欧佩克剩余生产能力(大约在200万桶/天)相对有限,国际油价对包括天气、突发恐怖事件等各种影响因素的变化将十分敏感,欧佩克政策对国际油价仍会产生很大影响,因此其走势的不确定性仍然很大。但从全球需求和库存情况分析,国际油价在高位长期持续的动力不足。预计2006年国际油价稳中趋降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3、完善有利于能源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体系
2006年,在能源供求矛盾得到逐步缓解的情况下,建议及早完善有利于能源行业长期可持续发展的政策体系。一是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能源政策目标,并着手研究和建立系统性的能源政策体系;二是建立合理的能源价格体系,逐步完善成品油、电煤和天然气的价格形成机制;三是提高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准入门槛,完善社会性规制措施,抑制高耗能行业的不合理发展;四是抓住有利时机,调整电力供给结构。
--------摘自每 周 经 济 观 察(第5期合刊)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课题组日前发布的这份研究报告认为,2005年经济运行状况良好。经济呈现“高位趋稳”的特征,通胀和通缩的迹象都不明显。2006年中国经济仍将平稳较快增长,市场运行将继续向好。
一、市场总体形势:2006年经济仍将平稳较快增长,市场运行将继续向好
1、2005年:经济运行总体良好,突出问题亟需关注
2005年,国民经济呈高位平稳增长态势,预计全年增速在9.4%左右。1-11月份,规模以上工业累计完成增加值同比增长16.4%。工业总资产贡献率12.17%,同比提高0.28个百分点;城镇固定资产投资63260亿元,增长27.8%,同比回落2.2个百分点。投资结构继续改善。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22.2%,增幅同比回落6.1个百分点;煤炭、石油、天然气开采、铁路、电力、燃气等行业投资增长显著。
1-11月,广义货币供应量(M2)和狭义货币供应量(M1)同比分别增长12.7%和18.3%,增速高于预期目标。11月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为19.1万亿元,同比增长13.8%。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现金收入继续保持较快增长。1-11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6836亿元,同比增长12.9%,实际增幅同比提高2.4个百分点。
1-11月,居民消费价格累计上涨1.8%,低于预定的控制目标。居住类和食品价格同比涨幅分别为5.5%和3%,是拉动CPI上涨的主要因素。工业品出厂价格涨幅逐季趋缓,至11月份,同比上涨3.2%,涨幅明显回落。
1-11月,进出口总额12823亿美元,同比增长23.5%,外贸顺差908亿美元,同比增加700亿美元。至11月底,国家外汇储备余额7942亿美元,比上年末增加1843亿美元。
总体上看,2005年经济运行状况良好。经济呈现“高位趋稳”的特征,通胀和通缩的迹象都不明显。
当前的经济运行中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亟需特别关注。
一是部分生产资料行业产能过剩现象突显,集中表现在水泥、电解铝、铁合金、电石、钢材、汽车等行业,导致生产增速减缓,效益下降,产品价格下跌,企业经营困难。部分能源产品库存也增加较快。在总量过剩的同时,企业组织结构、技术结构和产品结构不合理的矛盾也日趋突出。二是工业企业效益下降,企业亏损额大幅增加。1-11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亏损额达1844亿元,同比增长58.5%。三是投资膨胀的深层原因仍未解决。一旦放松行政手段,投资有反弹的可能。四是粮价下降和农资价格上涨导致农民增收难问题突显出来。
2、2006年:经济仍将平稳较快增长,市场运行将继续向好
一方面,我国经济仍具备持续快速增长的条件和动力。同时,作为“十一五”规划的开局年,一系列规划项目将陆续展开,也将推动经济继续平稳快速增长。2006年也有促使经济增长速度减缓的因素,如外贸出口形势严峻、外商直接投资增幅趋缓、人民币汇率升值压力增大,以及世界经济增速不确定等。综合考虑各种因素,预计2006年经济增长速度会保持在9%左右。投资增幅仍将稳定在高位,消费需求将继续平稳增长。出口需求增幅会明显回落。
在上述背景下,预测2006年市场运行形势是:大部分生产资料将呈供大于求的局面,价格回落。CPI仍将温和上涨,预计全年累计涨幅在2%左右。工业品出厂价格涨幅将低于2005年。房地产供给结构将继续得到调整,价格涨幅趋缓,乘用车价格涨幅将继续回落。粮价下行压力增大,稳定粮价,增加农民收入的任务艰巨。煤电油供求矛盾较大程度缓解,铁路运输制约仍将持续。
3、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着力扩大消费需求
一是继续实施“双稳健”政策,不宜进一步加大紧缩性调控政策力度,保持宏观政策的稳定。二是继续坚持“有保有压”政策,调整投资结构,促进投资合理增长。同时,千方百计扩大消费需求。重点是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提高消费能力;扩大消费领域;进一步改善城乡居民的消费环境,规范市场秩序。三是抓住有利时机,积极运用市场化手段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缓解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四是重点关注并综合考虑农业和农民增收问题。五是抓住价格上涨压力减轻的时机,加快资源性产品价格的市场化改革,建立起反映资源稀缺程度的价格形成机制,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二、CPI:2006年预计涨幅在2%左右
1、2005年:CPI涨幅稳步回落,物价总水平正常、可控
2005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总水平小幅上涨,涨幅稳步回落。1-11月,同比累计上涨1.8%,同比回落2.7个百分点,其中,新涨价因素约为1.2个百分点,翘尾因素约为0.6个百分点。从大类商品构成看,居住类和食品价格同比涨幅较大,分别为5.5%和3%,是拉动CPI上涨的主要因素,娱乐教育文化及服务价格上涨2.5%,涨幅明显高于上年同期的水平。以粮食为主的食品价格涨幅较上年大幅回落,服务项目和水、电、燃气等居民生活必需品价格涨幅继续扩大是影响2005年价格总水平的走势的主要因素。其他日用工业品价格稳中趋降对价格总水平具有稳定作用。
2、2006年:预计CPI涨幅在2%左右
2005年,我国经济在高位上进入稳定增长期。从发展趋势来看,在消费结构升级势头强劲和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等因素驱动下,2006年乃至以后的几年,我国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的潜力仍然较大,投资和消费需求都将保持较快增长,这将对CPI的总体走势产生影响。具体分析,在2006年,推动和抑制CPI上涨的因素并存:消费需求稳定增长和政策性调价力度加大等因素将推动价格总水平上涨;而供过于求的商品市场格局将抑制价格总水平大幅上涨,粮食价格稳中趋降将是稳定CPI的重要因素,人民币升值压力将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国内价格上升,稳健的货币政策也有助于物价保持稳定。总体来看,推动价格上涨因素的作用略大于抑制价格上涨因素的作用。如果宏观调控政策措施得当,没有重大自然灾害和突发性事件,2006年CPI将继续小幅上涨,预计全年同比涨幅在2%左右。
3、政策建议
目前我国经济平稳增长的态势表明,这一轮宏观调控措施是及时的、有效的。鉴于目前国民经济运行态势良好,建议近期不宜继续出台大力度的调控措施,经济应主要以其内在的市场机制动力推动运行,同时,密切关注经济运行中可能出现的一些新的变化,及时、准确地调整宏观调控力度。建议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完善粮食市场价格稳定机制,保护种粮农民利益;二是调整收入分配政策,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促进消费需求增长;三是改革资源价格形成机制,适时调整公共服务品价格;四是加强对市场价格运行的监测。
三、粮食市场:供求紧平衡矛盾趋缓,粮价下行压力增大
1、2005年:粮食生产基本走出低谷,市场供求矛盾趋缓
综合农业部、国家统计局等部门的预测,2005年我国粮食总产量预计达9600亿斤左右,比上年增产约2.2%-3%。其中,小麦增产110亿斤,同比增长6%,增幅较大;玉米增产84亿斤,同比增长3.2%,水稻增产58亿斤,同比增长1.6%。继2004年我国粮食增产775亿斤的历史水平后,2005年又实现较大幅度增产,使粮食生产基本走出低谷。调研表明,这是多种有利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一是气候条件好,粮食生产的灾害损失比常年减少200多亿斤;二是国内市场粮食价格保持较高水平,促进了粮食生产稳定发展态势;三是中央加大了扶持力度,进一步调动了农民种粮积极性。初步估计,2005年由于价格好、政策支持力度加大等因素,使粮食面积增加3900万亩,对粮食增产的贡献达82%;气候条件和科技进步等因素使粮食单产提高到619斤,增产贡献为16%。
由于连续两年的恢复性增长,使近年来我国趋紧的粮食供求关系得到缓解。据估算,2005年我国粮食总消费约9900亿斤,国内生产和消费缺口由上年的410亿斤,缩小到250-300亿斤。如果加上大豆、小麦进口(分别约500亿斤和80亿斤)和库存粮食,扣除玉米出口,短期内国内粮食总体上供略大于求,供需矛盾趋缓。但供需的结构性矛盾依然明显,如稻谷供需缺口约250亿斤,其中粳稻供不应求,而籼稻库存较多;小麦和大豆的国内生产不能满足需求,尤其是大豆产需缺口达400-450亿斤,必须依赖进口;玉米在近几年仍将供大于求。
2、2006年:粮价下行压力增大,稳定粮价的任务艰巨
2005年,稻谷、小麦和玉米三种谷物平均价格比2004年下降4.05%。其中,稻谷价格因品种不同而差异较大。如粳稻价格上涨5.2%,晚籼稻价格则下降8.2%。南方水稻主产区相继启动了早稻和中晚稻最低收购价预案,及时稳定了市场粮价。2006年水稻价格将继续面临下行压力。小麦价格2005年下跌5.6%。玉米价格走势疲软,由于2005年禽流感疫情严重,对家禽养殖冲击较大,玉米需求减少,2006年初期玉米价格回升预期不足。2005年大豆过度进口严重,进口量超出国内需求50亿斤,价格下降5.3%。
3、政策建议
2006年,保持粮食供求平衡、稳定粮价的任务艰巨。建议采取有效调控措施,稳定粮食市场预期,保持合理粮价,切实保护农民种粮利益和生产粮食的积极性。一是继续在粮食主产区对主要粮食品种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要完善操作办法,根据供需情况适当调整有关品种的价格水平;二是把握储备粮轮换、进出口节奏和规模,避免对市场直接冲击,切实稳定粮价;三是疏通跨区粮食物流通道,提高粮食流通效率;四是完善信息发布制度,稳定地方政府、农民和粮食加工企业、贸易商的市场预期,防止市场出现大幅波动。
四、能源市场:2006年供求基本平衡,价格涨幅将明显回落
1、2005年:能源供求矛盾缓解,下半年价格涨幅有所回落
2005年,能源生产继续保持较快增长,1-11月,能源生产总量达到16.14亿吨标准煤,同比增长10.4%;能源需求增速有所回落,供求矛盾呈缓解趋势,9月份以后,电力供需紧张状况明显好转。受主要耗煤行业产量增速回落影响,煤炭需求增速出现回落,煤炭供给紧张状况逐步缓解,全国煤炭社会库存从4月份开始持续回升,到10月末已达到13941.3万吨,为近三年的最高水平。因油价上涨和电力供求紧张状况好转等原因,石油产品表观消费需求增速明显回落。1-10月全国原油、汽油和柴油表观消费量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4.6%、 2.4%和6.9%,涨幅明显回落。2005年能源价格继续呈上升趋势,但随着供求状况好转,下半年价格涨幅有所回落。
2、2006年:能源供求基本平衡,价格涨幅将明显回落
由于2004年以来能源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明显加快,电力、煤炭生产能力不断提高,随着能源供给能力的持续较快增长,2006年能源供求将实现基本平衡。预计全年发电量比2005年增长11%左右,增速将有所回落。由于电煤价格继续上涨,根据煤电价格联动方案,预计2006年电力价格仍呈上升趋势。
2005年下半年以来,世界新增煤炭生产能力稳步提高,国际煤炭价格总体走低趋势已经显现。在此背景下,由于国内煤炭生产稳步增长,库存回升,加之需求增速继续回落,预计2006年国内煤炭市场供给能力略大于需求,煤炭价格将稳中趋降。
近两年国际油价持续上涨已一定程度地抑制了石油需求。同时,高油价客观上也推动了产油国的增产和替代能源的开发利用。综合分析,预计2006年国际石油市场供给能力略大于需求的状况仍将持续。但由于目前欧佩克剩余生产能力(大约在200万桶/天)相对有限,国际油价对包括天气、突发恐怖事件等各种影响因素的变化将十分敏感,欧佩克政策对国际油价仍会产生很大影响,因此其走势的不确定性仍然很大。但从全球需求和库存情况分析,国际油价在高位长期持续的动力不足。预计2006年国际油价稳中趋降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3、完善有利于能源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体系
2006年,在能源供求矛盾得到逐步缓解的情况下,建议及早完善有利于能源行业长期可持续发展的政策体系。一是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能源政策目标,并着手研究和建立系统性的能源政策体系;二是建立合理的能源价格体系,逐步完善成品油、电煤和天然气的价格形成机制;三是提高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准入门槛,完善社会性规制措施,抑制高耗能行业的不合理发展;四是抓住有利时机,调整电力供给结构。
--------摘自每 周 经 济 观 察(第5期合刊)
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已邀请:
3 个回复
liwei7225 (威望:0)
赞同来自:
1、2005年:产量增长迅猛,需求平稳增长,价格大幅下降
2005年,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成效继续显现,钢铁产业投资增幅继续呈下降趋势,预计全年投资同比增长22.1%,增幅比上年降低11.5个百分点,比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幅低5.7个百分点。
近两年钢铁产业投资所形成的产能在2005年集中释放。1-11月,国内累计生产钢材3.35亿吨,同比增长24.6%,增幅比上年同期高1.1个百分点。产量迅速扩张的同时,板带比进一步提高,产品结构不断优化。1-11月份,我国累计进口钢材2404万吨,同比下降12.1%,累计出口钢材1870万吨,同比增加55%,净进口钢材534万吨,同比下降了65.1%。预计全年进口钢材约2640万吨,出口2050万吨,净进口590万吨。
由于供给增加迅猛,而需求相对平稳,钢材价格从4月份开始大幅回落。国内市场钢材综合价格指数年初为125.21点,在3月末达到最高值138.58点,到11月末下降到99.5点。其中,板材价格下降的幅度大于线材价格下降的幅度。
2、2006年:供大于求的矛盾依然突出,价格降中趋稳
从钢材需求方面看,2006年是“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国民经济将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的势头,对钢材需求不会明显萎缩。但是受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钢材消费强度将有所回落。预计全年钢材表观消费增长在10%以内,消费规模预计达到4亿吨。
从钢材供给方面看,2006年仍是产能集中释放年,国内钢材产量仍将较大幅度增加。但是,随着国家产业政策的实施和价格下降,一大批落后产能将受到抑制或被淘汰。因此,虽然钢铁产能过剩问题突出,但产能释放强度受供求机制的和产业政策影响将会有所减弱。2006年进口钢材将继续减少,受到国际市场形势的影响,出口难度亦将加大。
因此,2006年钢材市场供大于求的矛盾不会发生根本性逆转,但在市场价格机制和国家产业政策的作用下会有所缓解。同时,市场价格下降的空间已经很小,所以,2006年钢材市场价格将呈降中趋稳的态势。
3、加快落实钢铁产业政策,积极推进流通现代化建设
根据钢材产业政策的要求,要设置更加细化的环保标准、技术标准及规模标准,遏制日益突出的钢铁生产过剩的矛盾,加快钢铁行业的结构调整。落实钢铁产业政策,一是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优胜劣汰的作用;二是要强化政府的宏观调控和政策引导,这两个方面要结合起来,互相补充、互相促进。钢材流通业发展滞后、运作不规范也是引起价格的波动的原因之一,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大钢材流通企业的改革力度,大力发展现代流通方式,加快钢材批发市场的改造和功能提升。
六、房地产市场:2006年投资适度增长,房价趋于平稳
1、2005年:投资增速和价格涨幅回落,新的问题值得关注
2005年房地产市场呈现三个方面的特征:
一是市场供求偏紧状况得到改善。1-11月份商品房施工面积同比增长18.5%,涨幅回落3.2个百分点;房屋竣工面积增长18.6%,同比提高6.9个百分点; 1-11月份,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长20.8%,增速连续四个月保持逐月回落的态势;11月末,全国商品房空置面积达到1.14亿平方米,同比增长14.2%。
二是供给结构改善缓慢,不合理状况依然明显。1-11月份,全国住宅投资占全部房屋投资的67.9%,只恢复到去年同期水平;经济适用房投资继续下降8.8%。供给结构失调现象依明显。上海、江苏、浙江等地区中低价住宅投资增长较快,供给结构有所改善;而北京、广东、四川等地的住宅比例,尤其是中低价住宅比例仍然较低。
三是价格涨幅总体上明显回落,但各城市价格走势差异较大。2005年前三个季度,全国新建商品房平均价格涨幅同比分别为9.6%、8.1%和6.1%,涨幅逐季回落。新建住宅和二手房涨幅也明显下行。住宅租赁价格涨幅保持在1%以内的低水平。上海、南京、杭州等年初房价涨幅较大的城市房价回落明显,但北京、深圳、呼和浩特等城市房价涨幅仍然较大,11月末分别为8.2%、10.9%、15.7%。
目前仍有一些问题值得重视。一是部分城市房价出现明显反弹迹象;二是一些房地产公司资金紧张,通过房地产信托、地下钱庄等多种渠道融资,潜伏着新的金融风险;三是受房地产业丰厚利润诱惑,各行业资金纷纷进入房地产业,投资增速加快问题值得关注;四是一些房价下跌的城市,出现退房和欠贷的苗头。
2、2006年:房地产投资适度增长,房价趋于平稳
满足居民住房的需求,是2006年扩大内需的重要内容。但市场需要的是能够满足普通居民住房需求的中低价住宅,要求房地产的供给结构进一步调整,以中低价房为主的房地产投资将适度增长。为此中央将继续贯彻落实改善房地产供给结构和稳定房价的调控政策,地方政府将继续增加普通住宅和经济适用房建设用地,规范房地产市场,抑制投资炒房。随着调控政策的落实,房地产市场供求形势将进一步得到改善。加之建筑材料价格的下行,将有利于房价的总体稳定。
3、政策建议
第一,强化对地方政府落实中低价普通住宅建设用地投放情况的督促与检查,促进住宅供给结构尽快改善,满足普通居民购房的需求。完善土地供给和使用政策,敦促开发商有效利用手中的土地。第二,完善房地产市场统计信息系统和价格预警系统,进一步规范市场秩序。第三,抓紧调整和完善商品房预售制度,提高预售门槛,缩短预售时间,跟踪监督预售的全过程,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第四,进一步完善住房保障制度。适度增加廉租房,满足低保人群的居住需求。探索对低收入者住房暗补改明补。尽快启动物业税试点工作。第五,逐步推出相关的房地产金融产品,加快建立和完善房地产金融体系,规范管理房地产投资资金,防范房地产市场的金融风险。
七、乘用车市场:2006年供求平稳增长,价格继续下跌
1、2005年:市场供大于求,价格跌幅逐步加大
2005年1-11月,乘用车累计产销量实现352.3万辆和351.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6.4%和19.5%;预计全年产销量将实现390万辆和395万辆左右,与本课题组2004年年底所作预测基本一致。在2004年需求低迷形势下,2005年初各大厂商普遍下调了产量,因此一季度已消化了部分社会库存。但从二季度开始,产量增长加快。下半年产量和销量均为167万辆左右,考虑到年末厂商压库及上年积累的库存问题未能缓解,因此,全年市场供大于求的压力继续增大。
2005年上半年价格小幅下跌,下半年跌幅明显加大。12月末市场综合价格指数为83.84,较1月末下跌4.66%;较6月末下跌3.62%。
重点汽车企业利润指标上半年同比大幅降低,下半年有所回升。利润总额降幅逐月减小。企业销售收入同比自6月起转为正增长,全年销售收入总额同比增长6.64%,增幅较年初提升15个百分点。
2、2006年:乘用车市场供求平稳增长,价格继续下跌
由于销量增速回升,预计2006年厂商产量会继续增长。加之地方政府对汽车产业的积极扶持,市场整体上供大于求的局面不会改变。但考虑到需求状况和国家控制力度以及库存量较大等因素,产量实际增幅会继续低于销量实际增幅。预计2006年厂商销量将增长12%-14%,产量将增长10%-12%。
预计2006年乘用车价格水平会继续下降,整体降幅接近或略低于上年,全年降幅将达到4%左右,综合价格指数将跌至80左右。
3、2006年值得关注的问题及相关政策建议
2006年乘用车市场运行和产业发展,有几个问题值得关注:一是正确对待产能过剩问题,研究并实施有针对性的产业重组措施。建议相应提高乘用车产能扩张的门槛,将产业发展与准入、研发等具体发展目标相结合制定政策,同时就退出机制、地方保护和商业银行贷款风险等产业重组过程中可能引发问题的环节出台相应的控制或规避政策。二是将政策的着力点更多放在对生产和流通竞争环境的完善方面。以鼓励竞争作为政策的出发点,推动行业的重组和企业间的协作。三是鼓励和支持本土整车和零部件企业的自主创新。将支持重点放在企业的自主创新成果产业化之前和对技术创新成果的最终消费环节上;同时加强国家层面的技术创新,为企业提供共性技术研究开发;引导汽车电子产业集群形成。四是尽快出台“燃油税”政策,并与消费税的调整相结合,从生产和消费两方面推动产业可持续发展。
如果大家感觉对自己有指导意义,请支持加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