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腔太多怎么做首检?
我司做粘塑产品的,生产时7块模板,每块模板104个型腔,连续循环生产,IATF审核时要求每批订单每个型腔产品都要经过检测验证,如果每个产品都检就是728个产品,产品是软塑料,有的尺寸还无法用量规检测,这就可能产品还没检完生产都已经结束了,产品才几分钱一个,每次订单做几个小时结束,检验的成本也无法承担的,还有CPK,SPC这些该怎么做,主要是模腔太多了,这个难题怎么破?有类似问题的朋友吗?
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已邀请:
zhangyiwei • 2023-07-07 09:04
谢谢你的解答,是第三方审核机构审核员的要求。
产品有重点尺寸,有的公差大有的公差小,有的+/-2mm,有的+/-0.25mm,CPK没有实际做的,只是造个报告。
审核老师说,首检没有每穴都检验的话,巡检也要把每穴都要测一下尺寸,一批订单生产完,必须要覆盖到每一个穴号的产品,每穴必须要经过检测验证过。
我想实际情况是即使巡检也检测,700多个实在太多了,有时候就生产一小时,这没法检。
jacd • 2023-07-10 22:59
@zhangyiwei:如果有重点,正常重点尺寸提交PPAP客户都是需要提交Cpk数据的,至少大于1.67才能有量产可行性,也不会被客户经常退货。但如果客户对你们产品是免检,实际功能也不需要这么严的公差,实际他们图纸画的重点尺寸也只是外形而非功能和装配尺寸,那么即便超差也是能用的,这时候就必须以客户为导向的,fengcheng622和endnow说的很清楚了,罗列客观的从客户那得到的的批准和让步认可给审核老师看即可。当然你们既然选了一条道走到黑,不敢得罪审核老师,来硬的不行,来软的也不行,那就每年作假给审核老师忽悠他高兴吧,没办法。
endnow • 2023-07-10 23:19
@zhangyiwei:审核老师这个说法是正确的
zhangyiwei • 2023-07-12 12:36
@jacd:记录上面就写全部检验了,写个数据范围,然后再写个10个数据记录,弄个一页的首检报告跟老师再商量一下看看了。┓(;´_`)┏
yzmisi • 2023-07-12 15:39
建议该相关尺寸做个检具,都检具过一遍,然后检具做个MSA,这样多方都会疑虑少一点,效率也提高很多,面子里子都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