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 请开启后刷新浏览器获得更好的体验!
输入关键字进行搜索
搜索:
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jacd (威望:1283) (江苏 苏州) 机械制造 供应商开发经理 - 供应商质量管理,为中华品质之崛起而学习
赞同来自: Y覆水难收
一、偏倚分析 准备:选择一个具有已知值的标准样品,这个已知值将作为“真实值”。 测量:选取一名操作员对该标准样品进行n次(n通常≥15以保证统计的有效性)独立测量,记录每次测量的结果。 计算偏倚:通过“偏倚=测量值-参考值”来计算每次测量的偏倚。 测量值正态性检验:将数据录入统计软件(如Minitab)中,对测量值进行正态性检验。 判断测量值是否满足重复性条件:计算测量值的样本标准差,并与过程总变差进行比较,判断测量系统的重复性是否可接受。 计算偏倚的标准差:利用多次测量的偏倚值计算样本均值和样本标准差。 利用t检验判断偏倚:根据样本均值、样本标准差、测量次数和参考值,利用t检验判断测量系统是否存在偏倚。 二、稳定性分析 定期测量:选择一个稳定的标准件或参考样品,按照固定的时间间隔(如每天、每周、每月等)进行测量。 数据记录:记录每次测量的结果。 绘制控制图:将测量数据绘制在控制图上,如均值-极差控制图或均值-标准差控制图。 观察趋势:通过观察控制图上数据点的分布和趋势,判断测量系统是否稳定。 三、线性分析 选择标准值:选取多个标准值(参考标准,通常由高精度设备测得)。 进行测量:使用被测量系统对这些标准值进行多次测量,记录每次的测量结果。 计算偏倚:计算每个标准值的测量偏倚(偏倚=测量值-标准值)。 绘图分析:绘制偏倚与标准值的关系图。通过线性回归分析,判断偏倚是否随着测量值增加而变化。 四、重复性与再现性分析(GRR分析) 准备样本:获取一个代表实际或期望过程变差范围的样本零件数(n>5)。 选择评价人:选择多个评价人(如A、B、C等)进行盲测。 校准量具:如果测量是正常测量系统程序的一部分,应校准量具。 进行测量:评价人使用相同的仪器对相同的零件进行测量,记录测量结果。注意要控制测量条件,如测量顺序、测量环境等。 数据收集:收集所有评价人的测量结果,并记录在数据表中。 数据分析:利用统计方法(如方差分析、极差法等)分析测量结果,计算重复性(评价人内变异)和再现性(评价人之间变异)。 结果评估:根据分析结果评估测量系统的重复性和再现性是否满足要求。通常,GRR占过程总变差的百分比(%GRR)小于10%时,认为测量系统是可接受的。
1 个回复,游客无法查看回复,更多功能请登录或注册
1 个回复
jacd (威望:1283) (江苏 苏州) 机械制造 供应商开发经理 - 供应商质量管理,为中华品质之崛起而学习
赞同来自: Y覆水难收
正常的校准可以是针对于某个量具。
那么为什么三坐标和人会有交互作用呢?大部分因素是考虑你零件的装夹是不是不同的人会有变异。夹具也变成了测量系统的一部分。即便你是编程全自动测量,不同的人装夹的零件,最后结果还可能有差异。
另外零件测量方法的不统一,也会造成不同的人有变异。比如一个圆柱形的轴,你要去测外径,你去圆柱上打3个点也能测到一个值,你去圆柱轴向不同位置打9个点,打15个点也都能测到一个值。零件是有形位公差的,你如果去打圆跳动,圆柱度,很可能测量手法不统一的话,人的变异就更大了。
所以你买了个新的三坐标,你要做的是先研究下它测什么零件,测什么特性,用什么夹具测,哪些人测。
估计你要锁定某个重点客户的重点零件的某一个重点尺寸去研究,当然看你领导是不是还要扩大范围,要研究所有重点客户的重点零件的所有重点尺寸,这个估计就要劳民伤财了。不过将来你客户的SQE让你们提交新零件的PPAP时候,你写了要用三坐标测的,估计本来你也要提交GR&R报告的。
当然具体MSA不仅仅是GR&R的研究。如下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