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9000认证,手段还是目的?
到2005年底,全国共有约15万家企事业单位取得了ISO9000认证证书。认证事业成绩辉煌!!!!!!!!!???这是全国认监委统计的权威数字。
可是我想问一问,这些所有取得ISO9000证书的单位,究竟是将ISO9000认证看作是手段还是目的?企业质量状况究竟改善了多少?企业成本因ISO9000认证是提高了还是降低了?
相信每一个企业的ISO9000体系管理人员在编写体系文件时都记得这样一个原则:干什么,写什么;写什么,干什么。在进一步或再详细注释一下,能做到才能写,做不到千万不能写。在单位内审中也都把握一个原则:只有能够关闭的不合格才可以开局不合格报告,否则,若短时期内或长期都无法关闭的问题千万不可以开据不合格报告。为什么? ??只有这样,单位才可以顺利地通过认证审核组的审核,才可以取得ISO9000认证证书!!!!
但是这样一来,企业的质量会因ISO9000而改善吗?企业是在持续改进吗?进行ISO9000认证的目的是改善企业的质量,使企业管理和产品质量持续改进,可是我们绝大多数的企业在编写文件时就已经走入了歧途。是否应该在体系文件中做以明确规定,我想应该以是否对改善管理工作和产品质量,是否能够改进现有的工艺流程为原则,如果只是一味的为了认证审核能顺利通过,而不管是否对实际工作有无帮助改进,那么,则是典型的将手段当作了目的,为认证而认证!
这种状况在国内太普遍了,不知国外企业如何?作为一名ISO9000体系管理人员,迷茫中!!!!!
有请各位DX讨论,或将国外的情况介绍一下!!!!!!!!!
可是我想问一问,这些所有取得ISO9000证书的单位,究竟是将ISO9000认证看作是手段还是目的?企业质量状况究竟改善了多少?企业成本因ISO9000认证是提高了还是降低了?
相信每一个企业的ISO9000体系管理人员在编写体系文件时都记得这样一个原则:干什么,写什么;写什么,干什么。在进一步或再详细注释一下,能做到才能写,做不到千万不能写。在单位内审中也都把握一个原则:只有能够关闭的不合格才可以开局不合格报告,否则,若短时期内或长期都无法关闭的问题千万不可以开据不合格报告。为什么? ??只有这样,单位才可以顺利地通过认证审核组的审核,才可以取得ISO9000认证证书!!!!
但是这样一来,企业的质量会因ISO9000而改善吗?企业是在持续改进吗?进行ISO9000认证的目的是改善企业的质量,使企业管理和产品质量持续改进,可是我们绝大多数的企业在编写文件时就已经走入了歧途。是否应该在体系文件中做以明确规定,我想应该以是否对改善管理工作和产品质量,是否能够改进现有的工艺流程为原则,如果只是一味的为了认证审核能顺利通过,而不管是否对实际工作有无帮助改进,那么,则是典型的将手段当作了目的,为认证而认证!
这种状况在国内太普遍了,不知国外企业如何?作为一名ISO9000体系管理人员,迷茫中!!!!!
有请各位DX讨论,或将国外的情况介绍一下!!!!!!!!!
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已邀请:
17 个回复
cute_mop (威望:0) (广东 东莞) 电子制造 经理
赞同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