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三大质量奖项之一----戴明奖:日本质量管理的最高奖
世界范围内影响较大的质量奖中,日本戴明奖是创立最早的一个。它始创于1951年,是为了纪念已故的威廉·爱德华·戴明博士,他为日本战后统计质量控制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日本业界认为,他的教诲帮助日本建立了这样一个基础,正是在这个基础之上,日本的产品质量才达到了今天这样被世界广泛承认的水平。
自从1951年创办至今40余年来,已经有超过160个日本企业获得戴明运用奖,这些获奖者的产品和服务质量均获得了大幅度提高。戴明运用奖虽然诞生于日本,但现在已经成为享誉世界的质量奖项。
戴明奖的建立
W.E.戴明博士(1900-1993)是美国最著名的质量控制专家之一。1950年7月,受日本科学家与工程师联合会(JUSE)邀请赴日本讲学。
在日期间,戴明首先在东京的日本医药协会大礼堂就质量控制这一主题进行了为期8天的讲授,接着,又在日本本州岛东南部的箱根镇为企业的高级主管讲授了一天。在这些课程的讲授过程中,戴明博士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统计质量管理的基础知识完整的传授给了日本工业界的主管、经理、工程师和研究人员。他的讲授为现场听众留下深刻印象,并为当时正处在幼年期的日本工业的质量控制提供了极大的推动力。
听课的人们将这8天课程的速记、笔录汇总整理为《戴明博士论质量的统计控制》的手抄本竞相传播,戴明博士随即慷慨地把这一讲稿的版税赠送给日本科学家与工程师联合会(JUSE),为了感激戴明博士的这一慷慨之举,当时担任JUSE会长的Kenchi Koyanagi先生建议用这笔资金建立一个奖项,以永久纪念戴明博士对日本人民的贡献和友情,并促进日本质量控制的持续发展。JUSE理事会全体成员一致通过了这项提议,戴明将由此建立。
随后,戴明博士的著作,《样本分析》在日本翻译出版,他再一次捐赠了该书的版税,自那以后,戴明奖不断发展,直到今天JUSE依然负责戴明奖的所有经费管理。
戴明奖的种类
戴明奖共分为三类:
戴明奖:颁发给在以下三个领域做出贡献的个人或组织:
对全面质量管理的研究取得杰出成绩;
对用于全面质量管理的统计方法的研究取得杰出成绩;
对传播全面质量管理做出杰出贡献。
戴明应用奖:颁发给组织或者领导一个独立运作的机构的个人。获奖条件是,在规定的年限内通过运用全面质量管理使组织获得与众不同的改进。
质量控制奖:颁发给组织中的一个部门,这个部门通过使用全面质量管理中的质量控制和质量管理方法,在规定的年限内获得了与众不同的改进效果。
全面质量管理的定义
日本戴明奖委员会1998年6月对全面质量管理的定义进行了修订,修订后的主要内容为:
定义:全面质量管理是由整个组织从事的,在效率与效益两方面达到公司目标的系统活动,它使组织可以在适当的时间和价格上提供顾客满意的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水平。
其中,“系统活动”是指组织为了达到自身的目标,有强有力的领导和指导,有明确的中长期目标和战略以及适当的质量政策和策略。
“整个组织从事的,在效率与效益两方面的系统活动”是指组织中的所有部门的所有人员在所有水平上的参与,并且以最快的速度和使用最少的管理资源达到组织的既定目标。这一目标是以质量保证系统为核心,其他综合管理部门如成本、送货、环境、安全等部门积极参与达成的。为了体现对人的尊重,鼓励公司在维护他的核心技术、速度和活力时开发人力资源。公司保持并不断改进他的工作程序和运转过程,并且使用了适当的统计技术和其他工具,公司还应根据实际情况,按照PDCA(计划、执行、检查、改进)循环法对业务进行管理操作,公司还应利用适当的科学方法和信息技术重建他的管理系统。
“公司目标”是指通过持续稳定的满足顾客要求来保证长期而适当的利润。同时还包括雇员、社会、供货商及股东的不断提高的收益。
“提供”是指生产者将所从事的产品和服务提供给顾客的活动,包括调查、研究、计划、开发、设计、产品准备、购买、制造、安装、检查、订货、销售、市场、维护、售后服务、淘汰及回收等。
“产品和服务”包括制造性产品(制成品、零部件、材料),系统,软件,能源、信息及其他所有能够为顾客带来益处的东西。
“质量”指有用性(功能和心理两方面)、可靠性和安全性。同时还必须考虑到可能影响到的第三方,如社会、环境及子孙后代。
“顾客”包括购买者,也包括使用者、消费者和受益者。
戴明奖及全面质量管理
戴明奖特别是戴明运用奖给与日本企业的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以极大地直接或间接影响。
那些申请戴明奖的个人或企业积极按照戴明奖的要求,根据自己企业的环境完善他们的质量管理方法。那些已经获得成功的组织,刺激着其他的组织开展他们自己的质量管理活动。获得戴明奖成为一种挑战,它意味着企业在学习有使用价值的质量管理方法方面已经获得成功。这样,质量管理扩散到了许多企业,多年来,已经有许多企业使用这些质量管理方法,这些方法推动了这些组织的改进。
戴明奖评选过程中的自我评价机制促进了每一个组织自我开发的能力,曾经有人批评戴明奖的评价标准不够透明,现在这一标准已经完全公开化了。
在日本发展起来的全面质量控制20世纪80年代返销美国,并且为美国的工业复兴做出了贡献,但在西方国家使用时,这个词被翻译为全面质量管理,为了与国际实践相衔接,日本把这一词语从TOC全面质量控制改为TQM(全面质量管理)。
持续改变不是轻易就能获得的。没有哪一个组织仅仅靠解决其他人提出的问题就能获得卓越的成绩,他们需要自己思考,建立自己的崇高目标并为这些目标而努力。在这样的公司中,戴明奖被作为一种改进和执行公司变革的工具。
委员会的组成和作用
戴明奖委员会负责戴明奖的考核和奖励工作。委员会主席由经济组织基金会主席担任,成员来自工业界和学术界,委员会下设5个小组负责处理有关事务。
总协调小组:负责与戴明奖有关的活动,广泛听取各界关于怎样改进这一奖励的意见,并将改进建议报告委员会。
系统修正小组:对戴明奖的规则、程序进行评价,并提出改进意见;
戴明个人奖小组:考核选拔戴明奖的个人申请者;
戴明运用奖小组:为日本质量奖、戴明运用奖、及质量控制奖考核选拔团体候选者。也负责由戴明奖委员会提供的全面质量管理诊断标准的实施。
质量控制文献奖小组:1954年,日本经济学家杂志建立质量控制文献奖,对在全面质量管理研究或数理统计研究(包括统计表及软件)中做出杰出成绩的文献进行表彰。这一项目也被作为戴明奖的一部分每年评选一次。
戴明奖诊断
这一诊断是由第三方用来评价申请者全面质量管理状态的一个标准,该标准始建于1971年,他不是申请者接受审查的第一个程序,甚至一个公司是否进行过这一诊断,与他能否获得戴明奖也无直接关系。戴明奖委员会出台这一标准的目的仅仅是为了给企业一个完善其全面质量管理的指南。
戴明奖的申请不需要任何考核费用,但是他需要承担考核者的现场费用、如考核者的差旅注塑机检验样本的费用等,还有如果他获奖的话,需要承担报告会的演讲费用。
自从1951年创办至今40余年来,已经有超过160个日本企业获得戴明运用奖,这些获奖者的产品和服务质量均获得了大幅度提高。戴明运用奖虽然诞生于日本,但现在已经成为享誉世界的质量奖项。
戴明奖的建立
W.E.戴明博士(1900-1993)是美国最著名的质量控制专家之一。1950年7月,受日本科学家与工程师联合会(JUSE)邀请赴日本讲学。
在日期间,戴明首先在东京的日本医药协会大礼堂就质量控制这一主题进行了为期8天的讲授,接着,又在日本本州岛东南部的箱根镇为企业的高级主管讲授了一天。在这些课程的讲授过程中,戴明博士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统计质量管理的基础知识完整的传授给了日本工业界的主管、经理、工程师和研究人员。他的讲授为现场听众留下深刻印象,并为当时正处在幼年期的日本工业的质量控制提供了极大的推动力。
听课的人们将这8天课程的速记、笔录汇总整理为《戴明博士论质量的统计控制》的手抄本竞相传播,戴明博士随即慷慨地把这一讲稿的版税赠送给日本科学家与工程师联合会(JUSE),为了感激戴明博士的这一慷慨之举,当时担任JUSE会长的Kenchi Koyanagi先生建议用这笔资金建立一个奖项,以永久纪念戴明博士对日本人民的贡献和友情,并促进日本质量控制的持续发展。JUSE理事会全体成员一致通过了这项提议,戴明将由此建立。
随后,戴明博士的著作,《样本分析》在日本翻译出版,他再一次捐赠了该书的版税,自那以后,戴明奖不断发展,直到今天JUSE依然负责戴明奖的所有经费管理。
戴明奖的种类
戴明奖共分为三类:
戴明奖:颁发给在以下三个领域做出贡献的个人或组织:
对全面质量管理的研究取得杰出成绩;
对用于全面质量管理的统计方法的研究取得杰出成绩;
对传播全面质量管理做出杰出贡献。
戴明应用奖:颁发给组织或者领导一个独立运作的机构的个人。获奖条件是,在规定的年限内通过运用全面质量管理使组织获得与众不同的改进。
质量控制奖:颁发给组织中的一个部门,这个部门通过使用全面质量管理中的质量控制和质量管理方法,在规定的年限内获得了与众不同的改进效果。
全面质量管理的定义
日本戴明奖委员会1998年6月对全面质量管理的定义进行了修订,修订后的主要内容为:
定义:全面质量管理是由整个组织从事的,在效率与效益两方面达到公司目标的系统活动,它使组织可以在适当的时间和价格上提供顾客满意的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水平。
其中,“系统活动”是指组织为了达到自身的目标,有强有力的领导和指导,有明确的中长期目标和战略以及适当的质量政策和策略。
“整个组织从事的,在效率与效益两方面的系统活动”是指组织中的所有部门的所有人员在所有水平上的参与,并且以最快的速度和使用最少的管理资源达到组织的既定目标。这一目标是以质量保证系统为核心,其他综合管理部门如成本、送货、环境、安全等部门积极参与达成的。为了体现对人的尊重,鼓励公司在维护他的核心技术、速度和活力时开发人力资源。公司保持并不断改进他的工作程序和运转过程,并且使用了适当的统计技术和其他工具,公司还应根据实际情况,按照PDCA(计划、执行、检查、改进)循环法对业务进行管理操作,公司还应利用适当的科学方法和信息技术重建他的管理系统。
“公司目标”是指通过持续稳定的满足顾客要求来保证长期而适当的利润。同时还包括雇员、社会、供货商及股东的不断提高的收益。
“提供”是指生产者将所从事的产品和服务提供给顾客的活动,包括调查、研究、计划、开发、设计、产品准备、购买、制造、安装、检查、订货、销售、市场、维护、售后服务、淘汰及回收等。
“产品和服务”包括制造性产品(制成品、零部件、材料),系统,软件,能源、信息及其他所有能够为顾客带来益处的东西。
“质量”指有用性(功能和心理两方面)、可靠性和安全性。同时还必须考虑到可能影响到的第三方,如社会、环境及子孙后代。
“顾客”包括购买者,也包括使用者、消费者和受益者。
戴明奖及全面质量管理
戴明奖特别是戴明运用奖给与日本企业的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以极大地直接或间接影响。
那些申请戴明奖的个人或企业积极按照戴明奖的要求,根据自己企业的环境完善他们的质量管理方法。那些已经获得成功的组织,刺激着其他的组织开展他们自己的质量管理活动。获得戴明奖成为一种挑战,它意味着企业在学习有使用价值的质量管理方法方面已经获得成功。这样,质量管理扩散到了许多企业,多年来,已经有许多企业使用这些质量管理方法,这些方法推动了这些组织的改进。
戴明奖评选过程中的自我评价机制促进了每一个组织自我开发的能力,曾经有人批评戴明奖的评价标准不够透明,现在这一标准已经完全公开化了。
在日本发展起来的全面质量控制20世纪80年代返销美国,并且为美国的工业复兴做出了贡献,但在西方国家使用时,这个词被翻译为全面质量管理,为了与国际实践相衔接,日本把这一词语从TOC全面质量控制改为TQM(全面质量管理)。
持续改变不是轻易就能获得的。没有哪一个组织仅仅靠解决其他人提出的问题就能获得卓越的成绩,他们需要自己思考,建立自己的崇高目标并为这些目标而努力。在这样的公司中,戴明奖被作为一种改进和执行公司变革的工具。
委员会的组成和作用
戴明奖委员会负责戴明奖的考核和奖励工作。委员会主席由经济组织基金会主席担任,成员来自工业界和学术界,委员会下设5个小组负责处理有关事务。
总协调小组:负责与戴明奖有关的活动,广泛听取各界关于怎样改进这一奖励的意见,并将改进建议报告委员会。
系统修正小组:对戴明奖的规则、程序进行评价,并提出改进意见;
戴明个人奖小组:考核选拔戴明奖的个人申请者;
戴明运用奖小组:为日本质量奖、戴明运用奖、及质量控制奖考核选拔团体候选者。也负责由戴明奖委员会提供的全面质量管理诊断标准的实施。
质量控制文献奖小组:1954年,日本经济学家杂志建立质量控制文献奖,对在全面质量管理研究或数理统计研究(包括统计表及软件)中做出杰出成绩的文献进行表彰。这一项目也被作为戴明奖的一部分每年评选一次。
戴明奖诊断
这一诊断是由第三方用来评价申请者全面质量管理状态的一个标准,该标准始建于1971年,他不是申请者接受审查的第一个程序,甚至一个公司是否进行过这一诊断,与他能否获得戴明奖也无直接关系。戴明奖委员会出台这一标准的目的仅仅是为了给企业一个完善其全面质量管理的指南。
戴明奖的申请不需要任何考核费用,但是他需要承担考核者的现场费用、如考核者的差旅注塑机检验样本的费用等,还有如果他获奖的话,需要承担报告会的演讲费用。
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已邀请:
2 个回复
hzy8899 (威望:0) (广东 广州) 在校学生 经理 - 有一天拉丹打电话给布什说:有两个消息告诉你,先听...
赞同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