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圈基礎
本帖最后由 小编D 于 2011-5-27 14:21 编辑
品管圈的定义及其基本精神
品管圈是以工厂内的领班、班长、圈长为核心,把工作性质类似或在一起工作的作业员,通常3至15人为一组,组织起来,施以简易品管方法,工厂改善原理、价值分析、人群关系、问题点分析、重点管理与异常管理,使全体人员能自动从事品质管制的活动,训练第一线的主管人员的领导、管理能力,发掘现场人员的潜在能力,培养全体员工自动自发的发掘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自我启发,交换工作技能与知识,以达成全员经营的目标。
品管圈可说是日本推动品质管制的独特方法,目前在工业界应用品质管制,日本已居于全世界的领导地位。谈起品质管制,几乎无人不知品管圈。品管圈的名称之所以这么响亮,普遍引起了全世界品管界人士的注意,是由于在工厂推动品管圈,可把科学管理和人性管理结合在一起,经营目标很容易达成。品质管制的成果,可具体的表现出来。实施品管圈可以引起基层管理人员的广大兴趣,决策当局莫不重视此种有效的品管方法。
日本科学技术联盟所创办的《现场与QC》月刊,其对象为班长与组长所阅读,后来逐渐引起了这些基层管理人员的广大兴趣,遂有QC圈运动的产生,其目的是:
(1)、使第一线的管理人员在现场发挥领导作用,操作人员发挥潜能。
(2)、使全体员工具有品管意识、问题意识及改善意识。
(3)、对品质管制虚心研究,体会QC真意,随时自我启发进而互相启发。
(4)、品管圈在全公司管理体系上是重要的一环,在现场又是一个核心组织,由第一线的人员、团长、班长为中心,透过团员的共同努力,协助主管完成任务,达成全员经营的目标。
(5)、改善的成果,向公司内外发表,并参观研习其它品管圈的活动,互相交换经验与心得。
(6)、加强圈员的互助,提高工作士气。
(7)、减少不良品,提高品质水准,保证产品品质。
(8)、贯彻并执行公司的政策与上级主管的指示。
2.2.品管权威专家对品管圈的评语
日本企业界所推动的品管圈,由于其效果显着,现已受到欧美各国的瞩目而予以仿效,因为此一经营管理上的新做法,立可促使产量提高、不良率降低、工作士气高昂,现已成为一项普遍性运动,而被公认为企业繁荣的有效利器。
世界品质管制权威专家朱兰(J.M.Juran)曾多次对品管圈发表评论,他说“品管圈的活动几乎是世界各国无法仿效的优秀办法。由于推行这个运动,日本在品管方面,必定能在世界上保持领导的地位。”并在EOQC (欧洲品管组织机构)大会上大为称赞,说日本的品管圈为世界上最成功的品管运动。
日本在推行品管圈活动不久后,一次海外派遣考察队曾与朱兰博士有过一晚畅谈的机会,当时,朱兰博士曾说:“在美国以往的泰勒时代里,技术人员与工作人员间,能力相差相当悬殊,当时由于工作人员所受的教育极低,技术人员只好订出作业标准,
然后指导他们按部就班的执行。遗憾的是这种作法,至今犹原原本本地被因袭下来,要知道现时代的工作人员中有为数不少曾经受过高初中程度教育的人,在此改变中,犹依然行使旧式泰勒制度是非常错误的,更何况现行作业标准中又非个个完善无疵。技术人员即忙于其它事情而无暇顾及各细节的正误,现场工作人员也无心积极改善。美国实在极有必要拥有一种像诸君现有的品管圈( Quality Control Circle,简称QCC)制,可是……”可能朱兰博士是外国人中最了解QCC活动的人,所以才能说出这些话。
品管圈的创始人,东京大学教授石川馨博士亦谈及品管圈是最适合东方人的品管运动,且最具人性,最重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活动,而工厂内推动品管圈活动,可以创造出理想的工作环境,人生会觉得更有趣,生活也会更丰富,如此必能促进员工的工作欲,工作的品质、效率,必能大大提高。
编著者多方收集有关品管圈方面的文献及品管专家的评语,对“品管圈”得出下列数项结论:
(1)、实施品管圈,可使厂内的“科学管理”和“人性管理”达到更高境界而增强竞争能力,暨适应未来变化的力量。
(2)、在二星期内可以把A项不良率降低一半;在二个月内可以把产量提高20%!这是不是近乎奇迹?这种奇迹在实施品管圈的企业内都发生过。
(3)、由于最近各有关经营管理顾问公司倡导“品管圈”的做法,显已掀起管理革新的热潮,而造成我国企业经营的新动向。
(4)、成长中的企业经营干部,无论是高层、中层或基层主管、及全体作业人员,研究品管圈,不但可以吸收管理革新的实际做法,更可获得宝贵的新观念与新知识。
(5)、在企业内推动品管圈,可与整体经营计划结合,配合公司分目标管理之体系,把管理方法延申至基层干部,以统一全公司的经营观念与经营意志,达成厂内品质、数量、交期与利润的目标。
(6)、全面品质管制是经营管理上的终极目标,而实施目标管理,推动品管圈计划,用MIC (Management of Indirect Cost)计划强化间接部门,则为达成全面品质管制目标的快捷方式。
2.3.品管圈的组织与导入法
1、品管圈的活动, 由全体作业人员参加,系自动自发组成的。以领班、或班长等基本干部为中心,每一圈不超过15名为原则。如人数过多,检讨会无法充分自由发言。
2、圈长应具备品管常识,须时常教育、训练并发给手册,使之能领导全体圈员,教育圈员。
3、全厂的品管圈成立时,经理或厂长指定研究改善目标,例如:本月份成本或不良率应设法降低若干,由圈内人员设法达成这个目标,或是圈内人员自发的想出题目而进行研究改善。
4、厂长、课长及品管人员,应对品管圈长教育协助,制造一种气氛,使之有品管的环境。圈长要有进修或参观他厂的机会。
5、用柏拉图(Pareto)不良解析图分析,发觉问题,并用特性要因分析重要问题。
6、每隔一定时间,课内各品管圈间举行总集会讨论,品管圈的主要特性,由各圈联合成立发表大会,要造成圈员自由发言的气氛。
在杂志或报导上,看到很多推行品管圈计划的公司,在二个月内,可以把不良率降低一半,产量提高25%以上,其它有形无形的效果,更是不胜枚举。因此,有些品管主管或是公司负责人急于将此崭新的计划导入,要导入品管圈计划,事实上并不是这么简单。在我国,已有不少的工厂计划导入品管圈,但推行不久,就无声无息的停止,不能收到预期效果。
品管圈计划,要用何种方式来推动。这要看公司员工的水准、产品的性质、组织体系以及管理人员的观念而后才能决定。
(1)、成立品管圈。工作性质相近于基层干部或作业员,易于同时活动者,事先商定下列事项后,向品管部门索取“品管圈登记卡”填写。登记卡应填入下列要项:
①圈名。
②圈长。
③圈员名单及人数。
④工作内容。
(2)、确立工作目标
①利用柏拉图解析图,在一定期限内,把某种不良率降至某一程度。
②在三个月内,生产量提高25%。
(3)、拟定品管圈计划书。填写“品管圈计划书”之前,必须召集所有圈员共同商讨,彻底研究“品管圈计划书”的内容,本计划书应备一份在工作场所(或其它适当地点,以供圈员随时了解目标的进行情况。此种挂在现场,供圈员了解目标进行的情况及检讨、分析、研究用的计划书,有些人称之为“品管圈研究板”
品管圈的定义及其基本精神
品管圈是以工厂内的领班、班长、圈长为核心,把工作性质类似或在一起工作的作业员,通常3至15人为一组,组织起来,施以简易品管方法,工厂改善原理、价值分析、人群关系、问题点分析、重点管理与异常管理,使全体人员能自动从事品质管制的活动,训练第一线的主管人员的领导、管理能力,发掘现场人员的潜在能力,培养全体员工自动自发的发掘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自我启发,交换工作技能与知识,以达成全员经营的目标。
品管圈可说是日本推动品质管制的独特方法,目前在工业界应用品质管制,日本已居于全世界的领导地位。谈起品质管制,几乎无人不知品管圈。品管圈的名称之所以这么响亮,普遍引起了全世界品管界人士的注意,是由于在工厂推动品管圈,可把科学管理和人性管理结合在一起,经营目标很容易达成。品质管制的成果,可具体的表现出来。实施品管圈可以引起基层管理人员的广大兴趣,决策当局莫不重视此种有效的品管方法。
日本科学技术联盟所创办的《现场与QC》月刊,其对象为班长与组长所阅读,后来逐渐引起了这些基层管理人员的广大兴趣,遂有QC圈运动的产生,其目的是:
(1)、使第一线的管理人员在现场发挥领导作用,操作人员发挥潜能。
(2)、使全体员工具有品管意识、问题意识及改善意识。
(3)、对品质管制虚心研究,体会QC真意,随时自我启发进而互相启发。
(4)、品管圈在全公司管理体系上是重要的一环,在现场又是一个核心组织,由第一线的人员、团长、班长为中心,透过团员的共同努力,协助主管完成任务,达成全员经营的目标。
(5)、改善的成果,向公司内外发表,并参观研习其它品管圈的活动,互相交换经验与心得。
(6)、加强圈员的互助,提高工作士气。
(7)、减少不良品,提高品质水准,保证产品品质。
(8)、贯彻并执行公司的政策与上级主管的指示。
2.2.品管权威专家对品管圈的评语
日本企业界所推动的品管圈,由于其效果显着,现已受到欧美各国的瞩目而予以仿效,因为此一经营管理上的新做法,立可促使产量提高、不良率降低、工作士气高昂,现已成为一项普遍性运动,而被公认为企业繁荣的有效利器。
世界品质管制权威专家朱兰(J.M.Juran)曾多次对品管圈发表评论,他说“品管圈的活动几乎是世界各国无法仿效的优秀办法。由于推行这个运动,日本在品管方面,必定能在世界上保持领导的地位。”并在EOQC (欧洲品管组织机构)大会上大为称赞,说日本的品管圈为世界上最成功的品管运动。
日本在推行品管圈活动不久后,一次海外派遣考察队曾与朱兰博士有过一晚畅谈的机会,当时,朱兰博士曾说:“在美国以往的泰勒时代里,技术人员与工作人员间,能力相差相当悬殊,当时由于工作人员所受的教育极低,技术人员只好订出作业标准,
然后指导他们按部就班的执行。遗憾的是这种作法,至今犹原原本本地被因袭下来,要知道现时代的工作人员中有为数不少曾经受过高初中程度教育的人,在此改变中,犹依然行使旧式泰勒制度是非常错误的,更何况现行作业标准中又非个个完善无疵。技术人员即忙于其它事情而无暇顾及各细节的正误,现场工作人员也无心积极改善。美国实在极有必要拥有一种像诸君现有的品管圈( Quality Control Circle,简称QCC)制,可是……”可能朱兰博士是外国人中最了解QCC活动的人,所以才能说出这些话。
品管圈的创始人,东京大学教授石川馨博士亦谈及品管圈是最适合东方人的品管运动,且最具人性,最重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活动,而工厂内推动品管圈活动,可以创造出理想的工作环境,人生会觉得更有趣,生活也会更丰富,如此必能促进员工的工作欲,工作的品质、效率,必能大大提高。
编著者多方收集有关品管圈方面的文献及品管专家的评语,对“品管圈”得出下列数项结论:
(1)、实施品管圈,可使厂内的“科学管理”和“人性管理”达到更高境界而增强竞争能力,暨适应未来变化的力量。
(2)、在二星期内可以把A项不良率降低一半;在二个月内可以把产量提高20%!这是不是近乎奇迹?这种奇迹在实施品管圈的企业内都发生过。
(3)、由于最近各有关经营管理顾问公司倡导“品管圈”的做法,显已掀起管理革新的热潮,而造成我国企业经营的新动向。
(4)、成长中的企业经营干部,无论是高层、中层或基层主管、及全体作业人员,研究品管圈,不但可以吸收管理革新的实际做法,更可获得宝贵的新观念与新知识。
(5)、在企业内推动品管圈,可与整体经营计划结合,配合公司分目标管理之体系,把管理方法延申至基层干部,以统一全公司的经营观念与经营意志,达成厂内品质、数量、交期与利润的目标。
(6)、全面品质管制是经营管理上的终极目标,而实施目标管理,推动品管圈计划,用MIC (Management of Indirect Cost)计划强化间接部门,则为达成全面品质管制目标的快捷方式。
2.3.品管圈的组织与导入法
1、品管圈的活动, 由全体作业人员参加,系自动自发组成的。以领班、或班长等基本干部为中心,每一圈不超过15名为原则。如人数过多,检讨会无法充分自由发言。
2、圈长应具备品管常识,须时常教育、训练并发给手册,使之能领导全体圈员,教育圈员。
3、全厂的品管圈成立时,经理或厂长指定研究改善目标,例如:本月份成本或不良率应设法降低若干,由圈内人员设法达成这个目标,或是圈内人员自发的想出题目而进行研究改善。
4、厂长、课长及品管人员,应对品管圈长教育协助,制造一种气氛,使之有品管的环境。圈长要有进修或参观他厂的机会。
5、用柏拉图(Pareto)不良解析图分析,发觉问题,并用特性要因分析重要问题。
6、每隔一定时间,课内各品管圈间举行总集会讨论,品管圈的主要特性,由各圈联合成立发表大会,要造成圈员自由发言的气氛。
在杂志或报导上,看到很多推行品管圈计划的公司,在二个月内,可以把不良率降低一半,产量提高25%以上,其它有形无形的效果,更是不胜枚举。因此,有些品管主管或是公司负责人急于将此崭新的计划导入,要导入品管圈计划,事实上并不是这么简单。在我国,已有不少的工厂计划导入品管圈,但推行不久,就无声无息的停止,不能收到预期效果。
品管圈计划,要用何种方式来推动。这要看公司员工的水准、产品的性质、组织体系以及管理人员的观念而后才能决定。
(1)、成立品管圈。工作性质相近于基层干部或作业员,易于同时活动者,事先商定下列事项后,向品管部门索取“品管圈登记卡”填写。登记卡应填入下列要项:
①圈名。
②圈长。
③圈员名单及人数。
④工作内容。
(2)、确立工作目标
①利用柏拉图解析图,在一定期限内,把某种不良率降至某一程度。
②在三个月内,生产量提高25%。
(3)、拟定品管圈计划书。填写“品管圈计划书”之前,必须召集所有圈员共同商讨,彻底研究“品管圈计划书”的内容,本计划书应备一份在工作场所(或其它适当地点,以供圈员随时了解目标的进行情况。此种挂在现场,供圈员了解目标进行的情况及检讨、分析、研究用的计划书,有些人称之为“品管圈研究板”
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已邀请:
0 个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