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没有绑定微信,更多功能请点击绑定

原材料进货检验

原材料进货检验规则的制定,就是哪些材料要检,测哪些项目,抽样的频率等等,应该遵循什么原则?检验有哪些手段?请大家发表意见。
有些项目的检验,如果很长一段时期都没有发现异常,是不是证明这样的检验是多余的呢?
关于这个问题,有没有公认的理论依据?
对“好”的回答一定要点个"赞",回答者需要你的鼓励!
已邀请:

knightknight (威望:0)

赞同来自:

我们现在的做法是这样的,对于简单的项目,如数量、规格、包装、外观等,当然是每批都检查,因为使用资源很少。
对于性能测试,如果我们公司有测试手段的,就每批抽检,也遵循正常、放宽、加严的原则。
对于公司内部没有检验手段的项目(其实这是大部分),我们就有选择性地委托第三方检验,因为委托检验的费用比较高,所以只选择那些如果出现问题会影响产品质量,但却在生产过程中不能被发现的性能。比如说,某一项材料性能有问题,但是生产过程及过程检验和最终检验都不能发现,可能到用户那里过了很长一段时间才会被发现,我们就要对这些性能重点抽检,因为如果这些性能出问题,可能给公司带来不可承受的风险。但是抽检的频率也不能太高,因为检测费用很高,所以也就每个材料一年一、两次吧。
对于其他性能,如果有问题,在生产中会暴露出来,这样我们是可以向供应商索赔的。
另外,我们还打算和行业内关系比较好的几个兄弟企业合作,如果谁发现某个供应商的某种材料有问题,或者有疑似问题,就及时互相通报,以便大家做好预防措施。

19 个回复,游客无法查看回复,更多功能请登录注册

发起人

扫一扫微信订阅<6SQ每周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