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帖
评论
SQE成长记3:除夕前夜出差东莞
小编D 发表了文章 • 4308 次浏览 • 2011-11-08 11:21
评论
回复
产品质量&身体健康-----一场病的感想
boalxm 回复了问题 • 0 人关注 • 3428 次浏览 • 2011-11-07 22:43
评论
评论
SQE成长记4:写检讨书和被骂
Bell_Yang 发表了文章 • 4051 次浏览 • 2011-11-07 17:03
回复
Quality ,我为什么离开?
tommyzhao 回复了问题 • 0 人关注 • 13154 次浏览 • 2011-11-06 16:58
回复
原创:对于审核前作假的想法
xf_industry 回复了问题 • 0 人关注 • 4889 次浏览 • 2011-11-06 16:55
回复
(原创)伯乐与马的两难尴尬
ccsspp454 回复了问题 • 0 人关注 • 17192 次浏览 • 2011-11-06 16:00
回复
小议QA与QC
hrs317825273 回复了问题 • 0 人关注 • 7367 次浏览 • 2011-11-06 11:46
评论
同客户(WST)品质月一起理解质量
Losan 发表了文章 • 2160 次浏览 • 2011-11-05 12:05
回复
[原创] 我就是这么建立ROHS体系并推行的.
名者11 回复了问题 • 13 人关注 • 4854 次浏览 • 2011-11-04 20:33
回复
《更新》许三多和成才,你用哪一个?
dcwdyz 回复了问题 • 0 人关注 • 16951 次浏览 • 2011-11-04 16:34
回复
质量之路-迷茫、困惑
Amily_ma 回复了问题 • 0 人关注 • 3168 次浏览 • 2011-11-04 15:21
回复
[原创]如何主持早会
陈妙春 回复了问题 • 0 人关注 • 24285 次浏览 • 2011-11-04 10:14
回复
[原创]不要再说老大不重视质量
xxm0118 回复了问题 • 0 人关注 • 38190 次浏览 • 2011-11-04 09:07
评论
在卓越购物的客户体验
vnetter 发表了文章 • 1639 次浏览 • 2011-11-03 21:11
评论
质量管理人应具备的心态
远行者 发表了文章 • 4685 次浏览 • 2011-11-02 17:38
回复
讀《生產線再造革命》(ANPS)有感
Q168 回复了问题 • 0 人关注 • 5342 次浏览 • 2011-11-02 14:18
评论
质量人是什么让你在说谎?
小编D 发表了文章 • 4474 次浏览 • 2011-11-02 10:05
评论
谈谈我自学六西格玛的体会
小编D 发表了文章 • 6106 次浏览 • 2011-11-01 11:07
回复
容易断送职涯的心理陷阱
Andy帅 回复了问题 • 0 人关注 • 7023 次浏览 • 2011-10-31 16:08
评论
我的时间管理的心得体会
flyershao 发表了文章 • 4035 次浏览 • 2011-10-30 13:52
回复
路 在 脚 下(原名:我的打工心路)[完]
苍白的记忆 回复了问题 • 0 人关注 • 8046 次浏览 • 2011-10-29 20:08
回复
[原创]给准备带领企业过冬的企业家的一封信
Q168 回复了问题 • 0 人关注 • 3000 次浏览 • 2011-10-29 16:46
1.你需要这份工资来养家,来使自己的生活更好,这个环境暂时给你发工资,因此只要你目前没打算明天就自动消失不... 显示全部 »
1.你需要这份工资来养家,来使自己的生活更好,这个环境暂时给你发工资,因此只要你目前没打算明天就自动消失不去上班,你就要在某些方面搞定自己,采用正确的态度。
2.请注意,质量经理四个字中,经理是重点,用一个经理的眼光去看问题,用一个经理的头脑去思考,一个月重新订定质量体系以便可以操作?是ISO9000吗?难道很困难吗?那你就让手下开始用一个月的时间去重新订定了!至于可不可操作,话是人讲的,谁规定可操作性的标准了?你就是在这个问题上累吐血它也未必就可操作呀:)
3.品质体系和产品实际质量情况在一个月以内总不能做到神形合一吧,所以你作为经理要把握住一个原则,始终坚持不变,那就是品质和交期的协调才是你工作的重点,不要因为重订体系就放松这边的神经。
4.硬仗是必须打的,在刚才的思考方式基础上,不该发愁的别发愁不该有的思想负担别负担,质量监督和威信的建立这个硬仗一定要打,刚开始不惜得罪人,也要拍几回桌子卡几批货,才能建立一种存在,否则以后别人视你为无物,之后再大张旗鼓地适当放几批货,做出一种不怕担责任的姿态,一般说来经过几卡几放加适当的自我炒作,一个新的质量经理就算站住脚了。(这里的卡和放是一种类比,也可以是对某种过程控制的严格和放宽,未必就是出货的产品)品质经理两大核心工具不是别的,是卡和放。
5.其他方面的事情站住脚以后再说,反正刚上任初期要集中精力,做最重要的事,不要被任何枝枝蔓蔓的念头分散精力。体系?一个月不过是paper work, 让手下去做了,而你从中脱离出来去做的事不正是对体系的操作吗?你到工厂各处去转转看看了,用你的眼睛去AUDIT了,抓抓放放了,谁说你没有在操作了?:)
6.刚进公司老板拿你怎样不了了,凡是老板都要面子,你是经理,刚来就让你走他糗大了,因此你连犯错误都不用怕,甚至可以放纵放纵自己的个性,这段时间最爽了。
7.一个月之后几千快钱拿到手,再差也比没有强吧,一个月之后体系文件做完了,老板问你可以操做了吗?你回答,下一步可以操作了,这不就完事了吗?:)接下来是下一步的事啦。
对1点:操作者不懂UCL、LCL与USL、LSL的真正意义上的区别,一个控制界限,一个是规格界限;两者区别很大;
对2点:操作者未拿出分析用控制图--初始研究的数据分析表;
对3... 显示全部 »
对1点:操作者不懂UCL、LCL与USL、LSL的真正意义上的区别,一个控制界限,一个是规格界限;两者区别很大;
对2点:操作者未拿出分析用控制图--初始研究的数据分析表;
对3点:未明确多久更换或调整控制界限,即重新分析、重新制订控制界限,像我们公司,定为3月调整一次,一般来说
,该规定可于指导书类三级文件里指明;
对4点:很重要,控制图上给出了讯号,但没有实施行动的记录证明,说明空有其表,失去统计意义,相关部门人员应
提出事故发生第一时间内的处理记录,如纠正预防措施表、设备仪器临时检查等;
对5点:其实就是先去分析、后将分析出的结果应用于现场进行管理有效,分析出的结果是要让大家特别是基层员工知
道、看到的;仅在办公室里作验证分析,对产品质量是不会提高的,因为办公室人员不是产品的直接生产者;
对6点:很简单,未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操作人进行记录的,那就对操作员进行培训;过程检验员进行定时记录的,
就对检验员进行培训;(一定要说明判异准则:一个基本准则和8个图示判定准则,最好用图,因为比较容易让人记住
,提高印象,工人与管理人员的区别就是用脑频度的多少区别,让工人去背你就不用对他们期望太大了)
对7点:操作者不理解控制图的真正用意,不然一些必要的参数是一定要计算出来并显示出来的;
对8点:两种可能:1.不敢拿出真实的数据,因为真实数据算出来的结果可能不满足要求;
2.不是在过程受控的情况下计算过程能力的,也就是说没有拔去超界点重新计算控制限,也许图上仍
有反应出过程有异常时他就已经开始在算过程能力分析了;
对9点:不排除两种可能:1.数据造假;2.不顾公司生产成本或不理解过程能力代表的意义;
对10点:如果分析者将计算过程详细写出的话,这种情况应该是可以查得出问题的根源的,如计算错误,公式错误等等
;
对11点:直方图未正态分布,那很有可能是凑数据造假的,因为我以前也做过,我输入规格范围内的数字,来提高CPK
值,可当时没有真正理解,所以做下来,CPK提高了,可是直方图却是离岛型或缺齿型或双峰型,呵,满足了这个,可
另一个却不行了;所以对这个我是感触颇深;
现在,我已经真正理解了,因为我曾经也走过这样一个“虚有其表”计算SPC的过程,所以为了防止以上的行为,相关
学习SPC者或已经开始实施SPC者一定要注意不要忘了几点哦:首先,马上对相关实施人员进行培训(不同层次的人员就应有不同的培训方法和教材,像昨天我看的一位同仁上传的SPC培训教材,我看了,真的不错,可我觉得并不适合操作人员,因为数理统计较多,不知你感觉如何?我是这样想的)因为你不可能一直去监视着的,最重要人员就是第一生产线上的人员,要他们知道SPC是什么,为什么要做,怎么做,有什么目的?图示讯号的判断方法怎么看?有了警讯又该怎么办?无论你在指导书上还是岗位职责上还是程序文件上你可以有文件化的书面规定,也可以定期开会宣传这一思想,总之,你的目的是越多人知道怎么做越好,对你来说工作也会比较轻松哦
以下仅为个人意见!(所提到的质量针对于制造加工而言,不包括设计、服务性的等广义的,当然,如果要这样的理解,也可以接受 )
1、质量是检验出来的!
我们先肯定这一论点(假设成立),以下为分析成立的理由:
首先,质量的定义:一组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显示全部 »
以下仅为个人意见!(所提到的质量针对于制造加工而言,不包括设计、服务性的等广义的,当然,如果要这样的理解,也可以接受 )
1、质量是检验出来的!
我们先肯定这一论点(假设成立),以下为分析成立的理由:
首先,质量的定义:一组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既然是程度,那么必然有优劣之分,这就是所谓的质量差异。其次,产品由原物料到成品的过程,是质量形成的过程,过程控制直接影响到质量的优劣。对于检验来说,是一个判定产品质量优劣的手段。也就是说,检验与否,产品的质量已经在制造加工过程中形成,并且是不因检验而改变的。当然,我们是通过检验来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验证问题是否有效得到解决。奇怪了!这岂不是成为了一个哲学!?是物质第一还是意识第一?当然是物质第一了,客观存在并不因为你有没有想到,看到而影响他的客观性。
如此说来,假设并不成立,质量并非是检验而来!
2、即使生产的所有工程都达到6Sigma,缺陷品还是不可避免!对于用户来说,拿到那个缺陷品的,就是100%中招了。
这句话是100%的赞成的。6sigma也还有3.4ppm的不良率呢,缺陷当然是不可避免啦。
所以也没有讨论的必要。
(因时间关系,只作整体的讨论,不细化了,那样,写一本书都是可以的)
1.品质经理的日记之赴任
在现场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5S。这在很多企业中都是非常头疼的问题,我们可以搞一次甚至几次大清扫的活动,但活动之后,清洁的现场又重新变脏。这样的循环在每个公司都有... 显示全部 »
1.品质经理的日记之赴任
在现场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5S。这在很多企业中都是非常头疼的问题,我们可以搞一次甚至几次大清扫的活动,但活动之后,清洁的现场又重新变脏。这样的循环在每个公司都有。
反过来讲,品质上并没有什么大事情,就是要员工养成一个好的习惯,这样的习惯就是5S的范畴。只要员工能够按照标准进行作业,在品质上其他问题都是可控的,做品质经理每天最不踏实的就是员工能不能自己对自己的产品进行保证。也就是说,规定下来的事情能不能认真遵守。以前,一直在公司负责一些开发工作,由于工厂这边总发生不良以致于在客户哪里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如果再不改善,我们可能就要丢掉客户,这样,AOKU董事长决定派我去协助工厂解决品质上的问题。在到工厂赴任之前我就听说工厂里的作业员不看图纸,经常做出一些低级不良。低级不良都是由于一些不好的习惯造成的,因此,对这种不良的习惯进行改造,就成为我第一要解决的问题。说心里话,这又成为我的一次挑战。
我们的工厂经历了几次搬迁,最终落脚在大连的一个偏远的县级市----瓦房店,经济危机的时候,我们大家都没有工作做,在大连北三市冬天特别冷,比市内要低很多,这个冬天是我们最冷的一个冬天,因为我们没有钱买煤,根本就没有取暖,甚至连工资都是千方百计凑的发给员工的,这样大部分员工都流动了。只剩下十几个人了。
09年8、9月是个转折点,就在大家天天盼订单的时候,忽然就开始来了,结果产量也开始日益增多,结果大量新工人开始上岗,继而,不良也就频频发生。
以前工厂这边我很少来,尽管对他们所受到的苦却全然没有感受过,但对他们的一些品质不良的情况有了解,所以,我非常有信心把工厂的局面扭转过来。
2.品质经理的日记之5S
在2009年10月的第一个工作日,我正式来到工厂,感到从未有过的压力。全公司都把品质的提高的期望寄托在我的身上啦。从业几十年,经受过各种各样的风风雨雨,我还从来没有感觉到如此的压力。
当我进入车间时,我所见到的是到处都是油污,遍地都是落地件的工厂。这样的工厂能生产出高品质的产品?每个人都会怀疑。车间里除了浓重的机械油的味道以外就是刺鼻的厕所味。当我走进厕所,几乎要让我吐出来。黄呼呼的墙面,还有从来没有好像从来都没有冲水的便池里充满污秽的黄色的物体,都高出便池很多,第一反应就要捂住鼻子。下水管几乎都被堵死啦,黄呼呼的水从各种管道中渗透。不仅味道刺鼻,还有一种感觉很刺激的气体非常辣眼,几分钟就没有办法呆下去。这就是我赴任的工厂。
结果我来工厂赴任改善品质的第一件工作就从打扫卫生间开始了。我立即召集各部门负责人来到卫生间,出乎意料的是他们居然不知道车间卫生间如此肮脏。原来这些领导平时都是用有专门人员打扫的客用卫生间。尽管我是“钦差大臣”,但我还是忍住愤怒,拜托技术部门的QIN部长派人修理下水,并由制造、品证、技术各部门派出一人,和我一起打扫。
制造派的是一个姓孙的班长,一边往卫生间走一边往手上套塑胶手套。我上前一把拽下:“不行!不能戴手套刷卫生间!”我几乎是在喊。孙班长怔怔地站在那里,手咋撒着不知道应该做什么。
这时我知道了,他们根本就不知道卫生间应该怎样清扫,我给他们做示范,接了一大桶水,把一个个便池的秽物冲洗干净,然后用刷子把便池一一刷干净,用抹布把池子里边边角角和地面都搽干净。大家得到方法于是就七手八脚地开干了,用了一个多小时,才把卫生间清洗干净,前面也白了,就连便池都是白晃晃的。有人在这时想进来用卫生间,一进门就踩了一个黑脚印,居然不敢进来。大家从来都没有想过卫生间原来应该是这么干净的。
卫生间清扫完了,我和清扫卫生间的人以及各位领导一起开了一个短暂的小会,请参加清扫的人谈谈感想。技术部门的刘主任说了一句话:“连卫生间都清扫不干净的话,那什么都不可能做好。”这句话让我感到一些欣慰,如果所有员工都有这样的认识的话,品质的改善还会成问题吗?
于是,我和各部门领导们商量把清洁工辞退,由员工自己进行清扫。这样,每个部门领导都分了一个卫生间,我负责车间的男卫生间。从这一天开始,我每天带一个员工进行卫生间的清扫。我计划带每个员工进行一次卫生间的清扫,这样干了3个月,所有的员工都在我的指导下学会了清扫卫生间。
自己动手清扫的效果很快就显现出来了,由于员工们都知道了清扫的不易,所以在使用时就会格外小心,生怕弄脏。
一天有个日本客户来工厂考察,一来工厂突然要看卫生间,就进入了车间的卫生间。进去后,一顿照相,然后问我是不是有专门的清洁工人打扫。我回答是我们的员工自己打扫。他一连说了几个好,对我们的卫生间大为赞赏。因为卫生间的干净得到了他的高度信任,后来成为了我们一个重要的客户,那都是后话了。
我们工厂有个国营企业出身的高管,有一次在其朋友聚会中被问到工厂情况时,居然是这样回答的:“我们工厂不用说别的,就是厕所都比你家厨房干净!”
卫生间干净了,我的5S也就从这开始了。我对作业员们讲:“过去,卫生间是全公司最脏的地方,现在是最干净的地方了,那么现在哪里是最脏的?”大家讲了,清洗间最脏。我说:“好吧,那么我们再把清洗间变成最干净的地方!”这样,清洗间由成为最干净的地方,一点点磨刀室、屑库……都干净了,设备也干净了。在不知不觉之中工厂变得很干净,玻璃都是一尘不染。转载请注明出自( 六西格玛品质网 http://www.6sq.net ),本贴地址:http://www.6sq.net/thread-241707-1-1.html
3.品质经理的日记之5WHY
品质部门的负责人是个女人,姓张,56-57岁,但看起来却却象45-46岁,爱唱歌、爱说、爱笑。是一个很活泼的人。我向她要了近期的客户不良对策表,发现不良大致有三种:异机种混入、孔尺寸小、长度不良。原因都是员工没有按照要求做、而对策一律都是加强对员工的教育。我问她:“没有按什么规定做?”她回答:“就是公司定的规定啊。”
我继续问:“公司都定了什么规定?”
“认真进行自己的作业啊。”
我有些忍不住了:“怎样做才是认真工作?”
“就是要仔细检查。”
我实在无法继续进行这样的交谈了,就带着她进入车间现场,问员工:‘你要检查那些项目?’
有的员工回答了5项,有的回答了7项。到底应该是几项?
我继续问员工:“作业指导书上可是有二十多个检查项目,那些需要检查5-6个项目是在那里规定的?”
员工回答:“是张课长告诉的。”
我实在无语。当品质上出现了问题的时候,管理者通常都说员工不好。员工则会说设备不好。反正没有说自己不好的。事实上,员工所犯的错误都是管理者的原因。如果员工都不犯错误,那要管理者干什么?
那个张课长每天都在潜心于那些空洞的对策之中,忙的不可开交,每一天都有至少一件客户投诉信息,每天都需要安排人返检、挑选,要对工厂在库、客户在库全部对应,每次返检都是几十万件。
我问:“为什么不能认真调查原因?”
她回答:“没有时间。”
没有时间调查不良原因,难道有时间生产不良品?我很疑虑。
我问:“品证能不能保证不良品不流到顾客那里?”
她说:“不能!”
“为什么不能?”
“加工必然会出现不良,而品证只是抽检,不可能没有不良流出。”
回答的好像很正确,但就是在这样的想法支配之下,不良永远都不能止住。我十分生气,猛地就怕起桌子,感觉几乎全公司的人都被我这一拍吓了一跳。
我大声吼到:“不能把不良止住,就不配做品证。”
张课长的脖颈筋涨的鼓鼓的,反驳到:“制造做出的不良,该品证什么事?”
我已经不耐烦和她说什么了,品证就是品质保证,不能保证还叫什么品证。出现问题,如果连根源都不去追究的话,那么即使出多少气力去检查,不良永远都会出现,永远都会忙不过来。那张课长每天起早贪黑地工作,很卖力气,但结果是不良越来越多。
她对我的批评很委屈,提出要辞职,我没有一点犹豫就在辞职表上盖了印章,给人的感觉生怕她反悔似的。
董事长给我打电话问我,能不能给她安排个其他位置,她可是公司的元老啊。
我没有答应,她毕竟已经过了退休的年龄,就回去安度晚年吧。我是这样想的。
她走的那天,我带着全公司主任以上的干部在瓦房店最高档的酒楼为她送行。最后的时候,她找我敬酒,说了这样一句耐人寻味的话:“我老了,不能适应新要求啦。”
好像是这样,尽管她外表年轻很多,其实内心却可能比实际年龄老很多。转载请注明出自( 六西格玛品质网 http://www.6sq.net ),本贴地址:http://www.6sq.net/thread-241707-1-1.html
4.品质经理的日记之5WAY续
我们几乎在每天都会接到客户那里的不良信息,一段时间,外线电话响了,都没有人愿意接。越害怕出不良就越出,客户那里又出现不良了,有20万产品被退回,需要进行挑选。一时间车间都堆满了,连办公室都堆上了产品。全公司所有人都来对应挑选,财务人员也上阵了。这样干了2个星期才完成。这个期间我们都住在工厂不仅各级管理人员,就连董事长都是一天也没有回家,实在很累。很多人都是第一次接触产品检查工作,连千分尺都不知道怎么用的人都参与了挑选,结果是可以想象的。董事长说:“我们比比看谁选的准确,每个人都把名字写到现品票上。”处理两个星期的产品送出去了,结果第二天就接到信息,又出现不良,不仅有原有的不良,甚至还增加了机种混入的不良。打开一看居然是董事长的签名。大家感到十分诅丧,这20万产品反复地进行挑选,居然到最后往返了13次才最终处理完。
其实,工厂每天反复出现的主要不良不过是3种,就是这3种不良每天都在折磨大家。最多的不良就是混入。由于我们做的产品外形差别非常小,用目视无法准确判断,即使尺寸也只有个别部位有一点点的出别。如果通过检查将它们区分出来完全是不可能确保没有混入的。通常来讲每个工厂的80-90%不良的发生原因都是5S方面的原因,也就是说如果能够把5S搞好的话,那么我们就可以立即将不良减少80-90%。因此,首先要进行的就是5S。我们不缺乏做法,针对这些不良过去都做过很多对策,但是始终没有成效。
我把各部门的管理人员召集起来,用一块白板,把问题点写上去,我们首先要解决的是混入的问题。由大家开始想问题,先提出第一个层次的问题,每个人都有一本即时贴,不论谁都可以把自己的想法粘到白板上。然后大家再针对第一个层次的问题发生原因进行分析,这样一直地进行,直至第5个层次上。这是白板上已经花花绿绿贴满各种各样的标签了。做到这里,大家忽然发现做法已经很清楚了,很容易就可以采取对策了。这样我们就整理出大约12条做法,把这些做法分配给每个人,按照期限去完成。
一个星期的时间,大家分担的任务都完成了,我们将生产过程中各个交叉环节全部都整理成平行流动的方式,结果混入不良立即就没了。我每天拿着我们自己定的改善对策的一览表在现场确认,连续2个星期没有出现混入了,客户的投诉立即减少了一半。
但忽然有一天又在客户那里出现了混入,是什么原因?我再次从头带领大家可是确认,并没有发现什么异常,每个种类的产品都在各自的作业台上进行作业,然后包装,似乎都很正常。那问题出现在哪里?让人觉得十分诡秘,因为我们已经做成的对策是不可能出现混入问题的,如果出现就会是人为造成的。进一步确认发现夜班人员作业由于作业速度不一样,有人在下班的时候还没有做完,其他完成工作的人就帮忙进行作业,这样就没有按照要求在各自的作业台进行产品的作业,从而造成混入的重新发生。
我把所有的作业人员召集起来,向大家说明在客户那里的不良状况,然后问大家:“大家都愿意出不良吗?”大家都说不原意。“那么怎么才能不出?”作业员们七嘴八舌地说起来,但我发现,大家并没有全部理解我们所做的针对不良的改善对策。
这件事让我知道了两点十分重要的内容被我们忽略了:其一就是我们做的改善对策能不能让全体员工理解,其二就是有没有作成标准化的文件让大家理解。
于是,我立即对全体员工进行了有关12点做法的解释,并作成了像看图说话那样的文件揭示出来,让大家充分理解。再对大家进行确认的时候,每个人都知道要求了。
当然,在这个期间还发生了几次反复,但我们对每次的反复都进行了5个为什么的追究,到后来混入不良就彻底解决了。
通过这件事,让我更加理解5S对质量的影响,大多不良都是由于没有做好整理整顿的原因造成,就是做好了整理整顿由于大家不能很好遵守又会出现反复,这又是修养的问题。因此,围绕5S开展工作是搞好质量的根本。如果仅仅把5S理解成清扫,那么对于5S的巨大作用的发挥就会受到局限。
5.品质经理的日记之5WHY续2
工厂的品质目标是13000dppm,我第一次见到时还以为是看错了,我问相关人员:“这个目标有没有错?”同事们告诉我确实是这样的。好高的不良,通常机械加工常规的水准应该是在4000dppm以下。我告诉大家:“品质不良的目标必须是零!”大家对这样的目标没有说什么,但我知道他们肯定不相信。作为品质人员,如果制定了某个数值以下的不良目标的话,他们就会安于现状,会认为目标以下的不良是应该发生的,就不会去想方设法地改善。因而,品质不会彻底改善。品质人员必须对不良时零容忍的态度,即使3.4dppm也不容许出现,只有这样才能彻底铲除不良存在的合理性。在消除了混入不良后,品质方面就轻松了很多,大半的不良已经没有了。剩下的就是孔不良。我们公司加工的是一些精度要求很高的精密部件,内径的公差只有0.004-0.006mm。因为要求高,所以需要全数检查。即使这样,每个月都会有5-8次的客户不良信息反馈。也是工厂不良废弃金额中的最大项目。我在现场确认中发现,作业人员都是使用通止规检查内径,于是就做了10个接近下差的不良品让大家确认,结果10个人中有9个将其判断为合格。即使那一个判断正确的人再重新进行第二次试验时,也把不良品判断为合格。我发现他们在使用通止规时的力气特别大,小于下限0.0015的产品都会判断为合格品。于是,我要求大家用通止规的自重力进行检测,大家都觉得别扭。也许真是这样,也许是不习惯。我站在椅子上向大家说明通止规的使用方法,让大家仔细去看,然后让每位作业人员站在椅子上进行演示,大家对演示者进行评判,就这样每个人都掌握了通止规的使用方法,内径不良就这样一下子消除大半。
运用通止规进行检查无法知道产品的中心,可能设备调整在规格上限或下限附近,这样就会使加工过程中形成偏差,另外,刚刚从机床出来的产品带有温度,偶尔会出现个别的不良品。要达成零不良的目标就必须进一步进行分析。为了确保加工产品的测量准确,我要求采用下限增加0.001mm的止规,这样即使有温度影响也不会出现不良。
不良又有下降,总不良率这时已经降低到6000dppm以内了,大家都感觉欢欣鼓舞。有些人认为不良已经消除了,老员工经常回忆过去的情景,对现状感到高兴。特别有一天,送货的司机吴师傅对大家说了这样的一句话:“过去我不但要送货,还要送人去客户处理不良,现在好了,我只送货,不用送人了。”是啊,连送货的师傅都感受到了品质上的改善效果了。但是,我不是这样想,我把每个月的公司不良品废弃金额的推移图给大家看,不良确实下降了,但是最高的不良项目还是孔小。我召开公司领导层开会,对现状进行了分析。我告诉大家:“不良必须是零!”说心里话,提出这样的目标,纯粹在跟自己过不去,无形中给自己增加很多压力。与会者似乎根本不相信零不良的说法,全部都闷不出声。没有响应是很无奈的,我必须要向大家说明清楚,我们能够达到这个目标。我把设备分析的数据给大家看,我们用来生产这个精密的设备有33台,按照0.005mm的公差计算只有24台能够达到cp1.67。也就是说,有9台设备根本不可能保证能够100%生产合格品。但是加工精度不高产品的设备,却又有11台能够达到要求。我们只要将设备调换一下,不良又可以降低。还有,作业人员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时候应该调整设备,每个人都按照不同的基准进行处理,这样又使得偏差的加大。其实只要能够让大家理解了这些问题,对应改善的做法就很简单了,结果不良又进一步降低。
6.品质经理的日记之挑战不良为零1
张课长离开以后,就提拔了一位姓韩女生来替代她的位子。张课长之所以离开,并不是她不勤恳,也不是业务不行。她的失败就在于没有跳出品证的圈子,只是关注于出荷检查。而品证部门核心的工作应该是防止不良的发生。她可以对检查方面做出很好的安排,但这远远不够。品质部门的责任者或担当如果要想能够做好,首先要有一个不良为零的目标。这是通过检查所不能达到的,必须是检查+5WHY。如果没有这样的做法,不良就会天天出现。品质部门的担当如果有出了不良都是别人的原因造成的这样的心态的话,那早晚就是死路一条。张课长的离开我只能替她惋惜。我过去和AOKU董事长在一家500强企业做事17-8年,期间人来人往见了很多。我也不会因为某个人的离开而如何。我所要求的品证必须是在出现了问题时,一定要刨根问底找到真实原因并推动相关部门进行改善的品证。我把这样的要求向韩提出,出乎意料是她居然说干不了。在17-8年的职业生涯中,我几乎没有听说过不能的话,因为在过去的公司,“不能”被列入7大禁语,那时我们最常讲的话是:“CHALLENGE!”和“加油!”没有人敢讲“不能”。
我告诉她:“我帮助你推进,只要你认为需要我做什么,你就尽管吩咐,我保证全力帮你。”她还是说不能做到。差哪儿?我也感到疑惑。她说:“其他部门的领导的职位都比我高,我怕推不动!”我告诉她:“你去推一下试一下,学习一下怎么推动。”还是胆怯或者还有其他什么原因,反正她自始自终没有行动。我把制造部门的王课长和技术部秦部长找到韩的面前,问他们:“小韩如果找你们确认不良原因,你们会不会配合?”他们都异口同声说:“我们肯定帮助她!”OK,大家都这样支持她,她还会说什么?她也就答应了。在这里,我考虑还不仅是她能不能推进相关部门的事情,我有感觉到她是想提为课长。原先张在的时候是课长,而接替她的也应该是课长吧。常理上好像是这样的,但是,如果没有做出课长的工作目标怎么会提拔到课长呢?首先是要做到课长的工作,之后才能被任命,而不是先任命课长,而后你再做到。这应该是职场的通常规律。
韩在我的推动下,开始做一些推进其他部门的改善工作了,但水平毕竟有限,和期望有些远,做的时候总让人觉得浮皮潦草。但我还是鼓励她去做。我每次都要问她:“为什么?”通常她只能回答一个。当无法继续回答的时候,我就要她继续调查。我其实在心里每个问题的调查都是给她7天时间,只要一天弄出一个为什么,那么我就OK了。但她压了很多没有解决的问题,越来越多。我带着她去现场确认,告诉她每天只要在现场行走7000步什么问题都可以解决。但是我发现她总是在办公室打电脑。我有一天真的生气了:“每天在办公室能消灭不良吗?”她回答:“不能。”“不能为什么还坐在办公室?”她毕竟是我来以后第一个提起来的人,我不想让她半途而废。通常我的习惯是:当我觉得某人有培养价值的时候,我会经常对他进行批评的。她有些委屈,眼泪都要掉出来了。这时我看见她坐的椅子是有扶手的靠背椅。这种椅子在我过去公司都是部长才能有资格坐的,我一时愤怒就把椅子踢开了。这时她的眼泪掉了下来。
第二天,她向我提出辞职,告诉我一个月后离开。我尽力挽留她,但始终没有答应,只好答应了。但是,在我没有其他人选的时候,我希望她能够继续担当工作,她也同意了。
但是,后来发生了一些事情使得她提前离开了,在月底需要向客户提交一些报告,有些内容在她的电脑里,于是担当者向韩要的时候,她却说没有了。当我去要的时候,她说:“资料已经没有了。”我告诉她:“资料是公司的,你必须交给担当者,不然会受到法律制裁的。”说完我就离去了,结果没出20分钟,担当者告诉我资料找到了。
因为这事,我决定还是让她提前离开了,她的辞职是我很不开心的一件事情。
7.品质经理的日记之挑战不良为零2
转眼我来公司任职已经一个月了,大家要给我开欢迎会。说心里话都一个月了,开不开也觉得没有什么。不过,转念想一下,也许是大家开始认可我了,所以才要开这个欢迎会的。本来我以为张课长的欢送会就算欢迎会了,但大家不干,非要专门开一个。好吧,也不好拒绝美意。
免不了要大口地喝酒,这是北方的习惯,要一杯杯地干。我那天喝了很多,也很兴奋,将我对于公司的理想统统向大家说了出来。我告诉大家,我们要做到将来直接将产品送到客户的组装线上,要让客户的进货检查部门失业,可谓雄心勃勃。大家都一个劲地说好,但我感觉他们都把这个话作为酒后狂言听的,但其实我很清醒,这些话是我一直想对大家说的,只是没有合适的机会。今天,我借酒会就讲出来了。
这样的目标对于大家来讲是第一次听说,很多人都会感觉是胡说八道,但并没有谁说什么,都应声附和说好。关于工厂的未来,我说:“我们将来的工厂是一个一流的工厂,是没有不良的工厂。”那就是一个零不良的工厂。靠什么?我说:“是智慧!我们要建立的是一个智慧的工厂。”我是这样认为的,如果我们没有创新的话,我们的工厂就会永远是一个忙得不可开交的工厂,是一个和在马路边上挖沟一样的工厂。工厂的价值就在于不断创新,不断打破现状,从而使我们的工厂成为一个有技术含量的工厂。
如何做?当然大家都不理解。我说:“我们每日的工作都分为2个部分,一部分是维持现状的工作,一部分是创新的工作。在维持现状的部分工作,人是最不可靠的,很容易发生失误,因此也很容易出现不良。我们要把维持现状的工作交给机器做,把创新的工作交给人来做!”
其实只有这样,才能使加工业摆脱微利的经营模式。但大家都习惯于酒桌上的胡吹乱炮,也把我的话当成酒话听了,不过他们还是觉得听的挺过瘾的。
在最后,大家都来向我敬酒,我问每个敬酒的人:“能不能达到零不良?”如果说不能我不会喝他敬的酒,如果他回答的声音不够响亮我也不会喝。大家好像是为了给我面子,都是大声地喊:“能…….!”于是我喝了很多酒。
这时,技术部门的刘主任来敬酒,我也同样问:“能不能达到零不良?”他决然回答:“不能!”我又问了一句:“能不能?”他大声喊:“不能!”“能不能?”这时他猛力把杯子砸在桌子上,杯子都碎了,酒溅到四出,甚至都溅到我的脸上。仍然在喊:“不能!”这是我当天晚上唯一没有接受的敬酒,我没有喝这一杯酒。
因为我在刷卫生间时就注意到了他,那天我们向肮脏的卫生间开战的时候,尽管开始他不得要领,但在我示范之后,能够很认真地把卫生间的边边角角刷的干干净净,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特别是有一天,因为工作忙,我一直到晚上12:00才离开工厂,在我离开的时候,我发现他还没有下班,还在车间忙碌着。但当我早上一进车间,我发现他还在那里忙,他居然加了一夜的班。并没有人安排,只是因为他担当的工作一直没有完成。我在日本公司工作了很多年,这样的做法过去司空见惯,但在这里我确是第一次见到。
酒会的第二天,我来到现场看见了他,就拍拍他的肩膀,问:“怎样,想明白没有,能不能达到零不良?”他有些不好意思,搓着双手,脸红着说:“不好意思,让你见笑了,我昨天喝多了。”呵呵,我笑了:“没有关系,你说不能肯定有你的道理。说说看。”他跟我说起很多工厂不足的问题,这些问题大家司空见惯谁都不肯动手解决,只是互相推诿,都不愿承担责任。我知道,为了一些不良的改善,没有谁安排,他总是力所能及地对设备进行各种改造来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经常是为了解决一些困难的问题连家都不回。
我想,欢迎会那天,大家都是为了迎合我把口号喊得震天响,但实际并没有人认真去想些什么,而只有他,刘主任却实实在在地进行了思考,我认为,这是一个可贵的人才,所以,我决定由他来顶替离去的品证主管。这样,他就成为我来工厂的第三任品证主管。我告诉他,也是在激励他:“给你3个月时间,让你来熟悉品证的业务,如果担当不下,你就离开公司。”他答应了,但完了说:“这个月不算,从下个月开始好吗?”我答应了。
8.品质经理的日记之挑战不良为零3
提出零不良的目标很多人持反对意见,但是,零不良绝不是不能实现的,绝非仅仅是一种理想。关于不良的产生方面,所有的不良几乎都是由于整理整顿不足造成的。这一点可以从环境卫生方面看到一些共同的规律。当我们行走在街面上时,我们会看到有很多垃圾。个别一些城市比较干净,但干净的背后确实成千上万的环境工人辛勤打扫的结果。他们起早贪黑地清扫,才使得城市变的干净,但是经过一夜环境又会变得很肮脏。大连就是这样的一个城市,因此,每年节假日市长都要去慰问这些辛苦的环卫工人。但是,一个城市如果要彻底清洁,仅仅靠清扫是做不到的。必须是所有市民都加入清扫的行列。首先需要保证每个市民不随处扔垃圾,并有相应的垃圾处置手段。另外,对于不遵守规章的人必须采取惩罚的手段。
在同样的中国人的地盘,香港、台湾、新加坡就要好很多,几乎在街面上看不到垃圾。差距是相当大的。差在哪里?我认为首先是体制上的问题,我们没有建立一个清洁的体制,而这种体制就是一种整理和整顿。整理、整顿的概念就是将好与坏的作法进行区分,剔除坏的作法而保留好的作法。
品质上也是同样。我对过去发生的不良进行了调查发现有3大不良占总不良86%,分别是:异机种混入、内径不良、总长不良。表面看起来都是技术上的原因,但根本上都是因为我们无法区分正确状态和异常状态造成的。作业员只关心产量,根本对自己做出的产品不进行任何检查,即使设备、材料等发生了异常还在继续生产,所有的产品都要经过QA人员的检查挑选以后才能出厂送交客户。这和清扫垃圾的作法是一样的。品质人员在这样的体制之下的作用就是一个垃圾分拣工,他的工作就是从垃圾中跳出需要的产品。除了浪费人工以外,更致命的问题是,送给顾客的产品我们无法保证没有不良。这样的体制就和产生垃圾的环境体制一样,是一个产生不良的体制。所以,要向不良为零挑战,首先需要向这样的体制进行开战。也就是说,我们需要向不良开战,而不是向不良品开战。向不良开战的意义在于在不良品还没有形成,出现有不良的状态的时候,我们就要开始采取行动,从而避免形成不良的结果。
在现场确认时,我发现一个有一台机器车刀打了。当作业员发现这个问题时,只是把车刀更换了就完事,而在以前时间内生产出的不良品只是任其往下工序流动,在最后再由QA人员将不合格品检出来。这是一个及其错误的作法,作业员的错误其实并不是作业员本身的错误,作业员的错误都是管理上错误造成的结果,从根本上讲是管理者的错误造成的。
我询问作业者:“出现不良是谁的责任?”作业者回答:“如果在开始的时候出现不良品的话,是技术调机造成的,如果中间出现不良品的话,是QA没有检出的原因。”这样的回答就不难想像为什么会出现不良品,因为从指导思想上作业者就犯了错误,但作业员的错误不是作业员本身原因造成,更深一层的原因是建立作业员这样思想的体制,因此,这样的体制就是我们需要开战的不良。
那么向不良的体制开战的战斗也就打响了,在第一个阶段中,首先建立了这样的作法,就是一旦出现不良就立即停机,对以前生产出来的不良隔离在设备上专设的隔离区域,作业者在设备调整完了并的到确认OK以后再重新开机并对这些产品进行全数检查。而QA对所有产品只是进行抽检确认,如果发现有不合格品,就退回作业员进行返检。在退回去返检的同时要向不良的责任者发行5WHY报告书让他一天完成一个为什么的回答,每天早会时是做不良的作业员最难受的时刻,他们要在班组的全体成员面前说出为什么产生不良,说出了一个,我就会接着问后边的为什么。
当作业员自己无法调查出为什么时候,他就要和班组成员进行商量与技术部门进行沟通,这个过程做起来要很辛苦,但一旦做好他们就会明白了什么是不良,就再也不会重复出现,另外班组成员也会因为他的调查受到教育,也会对同样的问题发生警觉,不仅避免当事人再发,也会避免其他人再发同样错误。
当中有人对于这样的作法很伤脑筋,不愿意进行这样的思考。有一天居然有个作业员找我说:“别再让我说为什么了,不如罚我钱吧。”我坚持不罚钱的作法,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错误进行5WHY的思考,这样就会让其明白只有不出现不良才能不出现不良品的道理。
9.品质经理的日记之挑战不良为零4
通常我们都认为3.4ppm是质量上的最高水平,但是,客户要求的是零不良,他不管你是多么低的不良率,即使你达到3.4ppm。我们的产品每个月要有500多万件,如果按照3.4ppm要求的化,至少会有17件不良,但17件不良就会使我们每天都忙于客户的不良调查和客户工程的再检查之中。如果每个工序都出现3.4ppm不良的化,那么30道工序出现不良的机会就是102ppm。这是什么含义?就是说,我们送给顾客的产品会有510件不良。也就是说,每个人如果做了99.9999万次正确的作业,只有一次错误作法的话,那么我们每个月就会有510件不良流到客户工程。所以,我反对6sigma的作法,我反对认为不良不可能没有的想法。我们要的是无论如何做都不会出现不良的作法。
不出现不良是不会很容易达到的,要确保作业人员在500万次的作业中没有一次错误,这绝不是你提出要求员工就可以执行的作法,也就是说喊口号是无法达成目标的,必须要有实质的行动,首先需要的是不能放过任何不良。出现不良并不可怕,而可怕的是出现不良后,能不能把不良作为一个改善的机会。也就是说我们要把不良的出现作为一个学习的机会,从不良中得到学习和提高,让不良损失的花费是值得的。从这个角度讲,我们要有一种感激不良的想法。因此,出现任何不良都要让全体人员从中懂得怎样做才是正确的,这样的作法是十分重要的。
在出现客户投诉对应的方面,公司过去的作法是聘用一个专人长期驻在客户那里,一出现不良立即去对应挑选,这样做的结果是对应的速度上去了,但生产现场的人却对客户那里出现了什么问题,给客户和我们自己公司带来多大的麻烦感触不深,不论出现什么样的问题,因为现场有人对应,所以,大家的正常秩序都没有被打乱,给人的感觉是自己的工作都没有什么异常。因此,我取消了驻在人员,让作业人员去客户进行不良的对应工作,谁出现了不良,那谁就去客户那里进行挑选。
某一天,客户来电话我们的产品出现加工不良问题,结果小王就成为了在取消驻在人员后第一个派到客户进行挑选的作业员,一大早就坐早班车出发了,在客户那里他每天从清晨开始一直工作到夜里十一点才能满足客户的进度,这样玩命地干了两天将问题批量的产品处理完。回来后,我问他感想。他说:“无论如何也不能出现不良品,太折磨了。”这就是作业人员亲自去客户处理不良的效果。挑选回来后,我要求他将自己的感想及发生的原因和改善作法用出差报告形式提交给公司,并对所有的作业人员进行教育。而且所有的被教育人员都要在报告上签字。这样以来,不仅发生不良的人受到教育,其他人员也会同时受到教育。这也就是说,我们要把不良出的值。
不出不良需要自我保证,作业人员不能依赖检查人员,必须是自己进行产品质量的保证。不仅作业人员需要有这样的想法,更重要的是管理人员特别是高级管理人员更需要这样的想法。
一次,我接到了来自客户的产品数量不足的报告,因为在现场生产过程中会出现零头产品,这些零头在现场如果能够当班凑整的话,就在现场凑整,如果不能就送到仓库,仓库再将入库的零头凑整。这次问题就是凑整的部分出现的。这个问题在过去对策了很多次,始终再发。我确认了所有可能出现不良的过程,在制造现场已经针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几次整顿,要出现这样的问题的概率应该是相当低的,如果不是有人故意破坏的话,是不容易出现问题的。让我非常不安的是仓库,那里并没有按照制造的作法进行整理。但是,仓库的管理人员却始终不承认是自己做的不良,拒绝进行同样的整理。这个人也算是一名特殊员工了。
没有办法,我只好把仓库凑整的工作取消,由现场来做。之后,又有合包发生错误的问题,一个机种中有整包的其他机种产品。我又取消了仓库合包的作业。到后来又出现了箱票贴错的问题,多次出现问题,让制造现场作了几次大的改善,仍然没有效果。现场人员为了知道是不是自己做错,在现品票的背面作了标识,如果出现箱票错误的话,看背面有没有标识,就可以知道是不是制造现场的问题。结果不久就又出现了箱票错误的问题,一查果然现品票的背面没有标识,我们立即就知道是仓库的错误。这回仓库不得不承认工作环节有误差,立即接受制造现场相同的作法。
在月度的品质会议上我要求生产部门进行说明,生产部长一个十分会讨人喜欢的女人在总结了生产部的问题点后,还没有等我们对其发表的改善效果进行评价时,就气势汹汹地质问品证部门为什么没有确认发现这样的问题。
我十分生气:“品质保证不是品质部门的保证,是每个人的保证,我们每个人的工作需要每个人保证,这样才能确保不出现不良,如果靠别人确认的话永远都不能保证。仓库出现过数量不足、合包错误、箱票贴错的问题,因为每次都不能及时反省,所以问题反复出现。”她更加暴跳如雷,冲我嚷:“品证为什么没有确认发现?”简直不可理喻,现在制造部门已经被改造过来了,在出现问题时是不会把责任推卸到品证部门的。可是生产部门却还在理直气壮地这样认为。我更加愤怒:“出现数量不足的问题时,我把仓库凑整的工作拿到制造做了,出现合包错误,把合包工作拿出去了,现在只剩下合箱的工作仍然出现错误,而且不进行反省,这样的话,仓库的工作也不要做了,由制造部门做吧!”她还要嚷,我气愤透顶,恨不得立即将她赶出会场。品质会议的结果是不欢而散。
会后大约一刻钟的时间,她给我发来短信说已经反省了,知道自己错了。我并没有回答,既然反省了为什么不当面说出来,还要通过短信?我没有理睬。
通过这件事情,让我认识到,虽然我们作了很多作业员的品质意识的提高的工作,但管理层的意识并没有显著提高,这是品质提高的一个巨大的障碍,如果管理层没有针对不良的自我反省的行为,出现问题只会推卸责任,结果只能将问题隐藏起来,要做到零不良,首先需要做的是将问题点彻底暴露。这在中国的文化背景下是一个很难的事情。
我们之前很多塑件外发,找的供方都是采购一人去,随便丢个样品,把模具发个过去,就批量生产,啥要求也没有讲明,天天退货,产线天天骂娘,供方也天天拖货。
后来在重选一家供方时,董事长亲自指示要... 显示全部 »
我们之前很多塑件外发,找的供方都是采购一人去,随便丢个样品,把模具发个过去,就批量生产,啥要求也没有讲明,天天退货,产线天天骂娘,供方也天天拖货。
后来在重选一家供方时,董事长亲自指示要按规矩办事。要求开发,工程,品保,生产,采购等所有部门主办前去审核新供方。所有要求要用电脑纸档摊开说明,包括检验SIP,SOP,图纸,特性清单,包装要求,样品,与之对应的装配零件要提供齐全,所有东西不能用手写,要用电脑打字,除了签名外,提供了所有工装治具。
在我们到达工厂时,没有想到我们这么正式,看到我们这么正式,对方临时召开项目会议,对方参会人员工程,品保,生产,业务,采购,品技等相关人员,一一细化我方图纸,SIP,SOP,包装要求,连座位都两排面对面坐着,部门对应部门,两部门人员各自讨论文件及特性要求。
然后在对方各部门确认要求无误后,到现场看着加要模调机,我们还自带工艺员去,怕他们的工艺员调试不出产品,我们各部主办站一排看着他们做事,守着现场做事。
中午休息时,我们在下午上班时间提前三分钟到机台旁边,站着一排,等他们上班,上班时间到了,他们的工厂懒散地进入工作区,看着我们直线立一排等他们开工,他们惊着了,(因为一般它的客户都是下班时才去看下结果怎样)生产课长脸都绿了。
就这样,我们在他们现场守了两天,正好这两天是周六及周末。
在调出产品后,对方的的所有工艺员及各相关主办全部过来看,双方近二十人围着机台及产品,我方人员又现场演示生产全过程,并作示范,并告诉最容易哪里出问题。
后续生产的塑件比我们自制塑件质量还高,并且稳定。这家工厂也有低端客户,低要求的品质,这取决于你自己对供方的态度,供方会根据你对他态度来看待你的产品,如果你认为发两根烟一抽,订单就去了,他就认为没有什么要求,好做,出了事也就两根烟搞定,如果你郑重,他也郑重。
如果你自己都是穿草鞋,泥腿子,却要求对方西装皮鞋打领带接应你,那是不可能的。
正所谓赢得尊重,是先尊重别人为开始,之后才有相互尊重。
感觉楼主很悲观呀,公司追求利润是很正常的,因为没有利润怎么发工资。每个老板都希望按照客户的要求保质保量的完成任务,作为质量人员都想让自己负责的产品完美无缺这一点无可厚非,但在现在这种社... 显示全部 »
感觉楼主很悲观呀,公司追求利润是很正常的,因为没有利润怎么发工资。每个老板都希望按照客户的要求保质保量的完成任务,作为质量人员都想让自己负责的产品完美无缺这一点无可厚非,但在现在这种社会环境下、用工条件下保证产品完美无缺很难很难,因为涉及方面太多。但是作为一家公司的质量人员必须有一颗为公司效力的心,公司老板请质量人员并不是让他仅仅把好产品与坏产品分开,真正的目的是为了公司的产品能达到设定的合格率(说白了也就是保证生产出的产品有利润),这就要求现在的质量人员必须在质量和效益两者之间找到平衡点,在产品生产前要想办法了解清楚产品的作用,特殊特性,要经常与相关部门沟通,并不是简简单单的以图纸为准。质量部门要想得到公司老板重视必须间接产生利润也就是通过质量部门的协助、沟通、过程监控使产品合格率达标或者越高越好,质量部门要想办法为老板分忧,为改进质量提出建设性意见,有时候必须要做领头羊,针对某个质量问题牵头与各部门进行沟通,或者召集各部门相关人员在一起开会探讨谋求解决问题方法。在我的公司里,我负责的质量部和项目部,在公司地位超过了生产部和技术部,我要求我底下员工每个都是多面手,即懂得质量管理,又懂得产品加工工艺,还要懂得生产管理,懂得员工基本培训及管理。生产现场出现一般质量问题,质量人员能够立即分析出原因,并立即想出解决方案同时立刻实施,实施后立即进行验证确保生产质量稳定。生产上出现不协调,我的员工也会积极进行协调处理,确保生产顺畅。如果出现重大问题,我会负责牵头带着与此相关的质量人员及项目人员找相关部门沟通,找出问题点,然后解决,不过,做了几年下来发现,重大问题一般都是由小问题,小细节未得到重视引起,所以我现在要求我的员工每个人都要会做FMEA、SPC、APQP,因为我发现这几样东西对锻炼人对细节的分析发现能力很有好处。当然要使员工达到上述要求比较难,也比较累,需要做足员工思想工作,经常给员工培训,偶尔还要不时拿鞭子抽他们几下,自己更要牢固掌握相关知识。不过累一点也值得,毕竟自己和员工学会了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对公司和自身的未来发展都有好处,而且我底下员工的待遇也不错,大部分员工工资基本与车间主任持平,福利方面有时比车间主任还要好,底下员工说的话,车间及公司里面都会重视。
谢谢您的鼓励!同时也谢谢各位同仁的鼓励!
确实在过程控制方面我下过一些功夫。
最初的时候,特别热衷于纷乱复杂的质量工具和方法,也热衷于各位质量前辈的理论。买了成堆的质量管理方面的书,包括朱兰、戴明、克劳士比等的著作,及ISO9000,TS169... 显示全部 »
谢谢您的鼓励!同时也谢谢各位同仁的鼓励!
确实在过程控制方面我下过一些功夫。
最初的时候,特别热衷于纷乱复杂的质量工具和方法,也热衷于各位质量前辈的理论。买了成堆的质量管理方面的书,包括朱兰、戴明、克劳士比等的著作,及ISO9000,TS16949,VDA 6.3,6.5体系方面的,也包括5大质量工具,概率、抽样、统计、DoE等,6Sigma方面的也买了不少。当初进入本网站的目的就是挣分分下载资料(得感谢本网站将我带入行)。
花许多时间看完这些书后,仔细想想,这些东西太高深、太系统,不是职位特高的人推行不了。当然这些思想和理念及方法对我的成长还是有很大帮助的。但和我当初天天面对的工作似乎关系还不太大,也不容易解决我当时天天面对的问题。花了许多个日夜思考后发现有一些基本的东西被我给忽略了,质量工程师应该做什么,公司本来对我们的要求是什么,我天天面对的问题是怎么来的,哪些是我能解决的。不能解决的问题,我怎么样来报告给我的老板让他知道解决那些问题也超出了我的职责范围,并且说明为什么。在思考这些问题的时候在本论坛中有几位老师(由于专家和大师都有了别的含义,所以用老师比较好)需要提到一下——欧立威、Steventec、Youyi——他们的思想和经验对我有很大的启发。
因此,我希望和大伙分享一些我们在质量管理时最容易忽略的一些问题。如果时间上允许,我还会分享一些我的经验,也希望和各位同仁讨论一下我对质量管理方面的一些想法和思考。
个人观念,望赐教:
一、质量管理者的奢望
1、从研发设计的本身提前预知该产品的品质风险,并在设计的过程中评估产品风险等级及预防措施;
2、通过信赖性前期测试,提前预知产... 显示全部 »
个人观念,望赐教:
一、质量管理者的奢望
1、从研发设计的本身提前预知该产品的品质风险,并在设计的过程中评估产品风险等级及预防措施;
2、通过信赖性前期测试,提前预知产品潜在不良参数,规范产品零部件结构、材质及半成品;
3、通过一次成型的工艺简化产品制造过程环节;
4、产品完工后能通过机器识别来择选产品品质等级。
二、什么是质量问题?
质量问题归结根本就是企业“领导质量”。
三、工作中面对“质量问题”,我们学会了什么?
1、提前做好产品不良、返修、重工、报废管理机制,用规范指挥人对不良产品的应急处理;
2、做好产品限度样板及极限样品,环环有图展;
3、建立小团队的QCC,应对品质事故,在最短的时间解决“质”和“量”的斗争;
四、为什么我们没有“质量意识”?
1、这是个扯淡的问题,什么样的人、什么的环境、什么样的体制?还是套句白话:“质量意识,始于培训,终于培训。
五、沟通,这是一个问题。
1、沟通是的目的就是把你想做的事让外人听的舒服,做起来带劲;
2、沟通是危机处理做好的武器,把100钱的事说成1元钱的事,这就是沟通;
3、最好的沟通就是服务。
六、原因发生在哪里?
1、原因前提要排除吹毛求疵看问题观念;
2、原因一定在4M1E上;
七、究竟谁是谁的供方?
1、互利双赢是商界永远不变的法则,这是建立商场游戏规则的开始,品质管理中的供应商管理只是冰山一角。
2、商人有商人间的运作模式,商人与商人之间有比产品更重要的合约。
八、质量者的生存空间
1、杞人忧天的事,都说不准,有需求就要空间;
2、空间的本身是自我要求的标尺,没法界定;
九、如何减少质量问题?
和第一点回答如同,楼主有点重复的嫌疑。:lol:
一家之言,拍个砖而已,勿见怪!
敢问那个什么黄老师可搞出了什么知名企业没?
质量的核心问题就是效益,简称:钱。
质量管理的基础是统计学和会计,抑或说,财务。
质量管理的核心是客观公正,是日复一日的坚持和守望。
广义的质量最终是为公司品牌以及形象服务的,狭义的质... 显示全部 »
敢问那个什么黄老师可搞出了什么知名企业没?
质量的核心问题就是效益,简称:钱。
质量管理的基础是统计学和会计,抑或说,财务。
质量管理的核心是客观公正,是日复一日的坚持和守望。
广义的质量最终是为公司品牌以及形象服务的,狭义的质量才是公司产品本身。
但现在的问题是,国内太多太多的质量人连现状都识别不了就整天在叫嚣着改善和预防——对,你没看错,是叫嚣。我使用了这个带有侮辱性的词汇,因为他们所作所为从根本上来讲是违背自己的职业道德的,这样的人在职场上不值得尊重。
事先预防比事后返工的思路好是没有错,但你觉得这个观点从一个N年质量人嘴里说出来还能够有什么很高端、大气、上档次的感觉么? 这是高大上的事情么??
换一个角度讲,在实际工作中,有没有考虑过这样实际问题——当危害在给识别范围之内,预防措施的投入又过大的时候,决策整个公司的资源朝质量倾斜的权限,是不是品质部?
别和我提人家通用电气如何如何,你公司没有能力管控和识别你的生产过程,你有能力直接复制他的质量控制模式吗?
我不反对楼主所说的SPC和FEMA可以做预防,可是把检验的目的硬归到预防上就搞笑了,有认真看过ISO么?监视讲的是什么,好好再去看看。
直接拿过来就用,说好听点是嫁接,说难听点就是杂交,生出什么玩意不敢保证,但我觉得出奇葩的是大多数。
当然我不否认有时候成功的公司本身就是很奇葩的。
对不起我现在很恼火,因为刚把思路和楼主一样的品质部主管说了一顿,下周就换人。
我现在觉得阻碍中国制造业质量提升的主要原因就是半吊子的质量人本身。
其中不乏在质量行业“混”了十几年的,对,你没看错,是“混”。
面试十个人有九个有将他一脚踹出门的冲动。
中国就是在那些只会耍嘴皮子的“老师”忽悠下瞎搞的时间太久了。
我宁愿相信某些成功企业的高管也不会听这些人浪费时间。
2、调查出来的原因进行验证,验证铁壳具体失效的... 显示全部 »
2、调查出来的原因进行验证,验证铁壳具体失效的原因,并进行再现试验,验证为什么会有2%的不良发生,而不是大批的发生,(就是偶发或是频发,还是其他原因)
3、如果发生的根本原因有了对策,基本后续就不会流出了,但是也要针对此类缺陷建立验证检查方法,也就是流出对策,同样要从防呆的角度考虑,具体的不良图片、详细信息、影响的问题要添加到作业标准中,同时更改CP\FMEA等控制文件。
4、针对员工检查时间长,视力疲劳问题,应针对性的考虑员工休息,更主要的是将过往的缺陷制作成缺陷收集卡,将所有的不良缺陷、图片、原因、不良的影响进行讲解和公示,针对主要的不良项目制作限度样本、不良样本进行相应工位的悬挂,定期的进行确认,以便于员工的检查一致性。
改善问题主要从问题发生的根源着手,加上防呆性的措施,才能永久的避免问题的再发,记住,“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只有你想不到的方法。”
另,8D的方法是需要下时间和功夫来理解和揣摩的,往往字面上的理解是不能完全搞明白的,多找一些案例看一看,对于客户提出的刁难性的问题不要排斥,那才是历练你的机会,要好好珍惜。
结合5WHY方法,把你认为的问题连续的问 WHY WHY WHY WHY WHY ,找到根本原因,然后再从后往前推,如果能退回去就证明你找到原因了,退不回去那就重新来。
做质量的,证据和数据才是你要讲的,其他的都是虚的,加油吧。
评论
在外企做SQE的日子【五】供应商审核技巧
Kenneth.Yang 发表了文章 • 16570 次浏览 • 2011-06-09 18:34
评论
QC常犯的10种错误
2271118242 发表了文章 • 40556 次浏览 • 2012-04-21 08:52
评论
在外企做SQE的日子【六】 供应商的绩效考核
Kenneth.Yang 发表了文章 • 20737 次浏览 • 2011-06-15 17:55
评论
我在美国总部经历的SQE处理质量问题全过程实时更新(汽车)
zhuming1234 发表了文章 • 35412 次浏览 • 2013-08-01 10:05
评论
评论
从一个困惑的质量人的求助看SQE的误区
旷野 发表了文章 • 10175 次浏览 • 2014-01-07 07:59
评论
我们离质量还有多远?
成山荔枝 发表了文章 • 7695 次浏览 • 2013-07-18 17:20
评论
(原创)质量就是救火,你听还是不听?
鲜耀滋 发表了文章 • 7484 次浏览 • 2012-09-14 12:28
评论
怎样以小博大,改变企业氛围,改变他们的质量观念:一切在于观念,从高层改变
SCUGJ 发表了文章 • 12371 次浏览 • 2015-01-15 10:41
评论
一位品质经理写给老板的报告,有点长,但老板说写得不错呵
大地惊雷 发表了文章 • 17598 次浏览 • 2012-07-13 20:13
评论
浅谈机械行业质量预防工作
小编D 发表了文章 • 5309 次浏览 • 2013-09-11 09:06
评论
我的质量生涯-----7新的工作
LILY_LINLIN 发表了文章 • 15243 次浏览 • 2013-11-12 16:39
评论
不断挑战自己--6SQ独家专访《从QC到总经理》作者晨暮
小编D 发表了文章 • 17744 次浏览 • 2010-12-20 10:18
评论
接 《浅谈客诉技巧》
LILY_LINLIN 发表了文章 • 7130 次浏览 • 2014-03-14 13:45
评论
评论
评论
评论
评论
被 “套”得乐此不疲--专访6SQ资深会员黄文同
小编D 发表了文章 • 23227 次浏览 • 2011-02-15 16:48
评论
我一直在奔跑!--《广东质量》专访6SQ总经理龙天
小编D 发表了文章 • 21929 次浏览 • 2011-11-04 10:59
评论
生活就是一种选择--专访6SQ资深会员Joewang
小编D 发表了文章 • 14341 次浏览 • 2011-04-26 11:02
评论
质量之变,忠于目标--专访6SQ资深会员紫竹闲人
小编D 发表了文章 • 21030 次浏览 • 2012-02-04 14:12
评论
抓住机遇,乘势而上--专访6SQ资深会员zzmee
小编D 发表了文章 • 16670 次浏览 • 2012-01-11 13:41
评论
评论
【翻译文章】质量管理八大原则
小编D 发表了文章 • 7013 次浏览 • 2012-12-25 15:05
回复
六西格玛管理系列讲座
zengyiliang 回复了问题 • 0 人关注 • 26650 次浏览 • 2011-09-13 11:52
回复
8D报告真难做
sunzhangao 回复了问题 • 145 人关注 • 44043 次浏览 • 2018-04-05 13:09
回复
质量经理的日记
Bensonchuo001 回复了问题 • 654 人关注 • 127099 次浏览 • 2023-08-16 09:09
回复
世界上没有差供应商(之五)---致爱丽斯
mclee 回复了问题 • 29 人关注 • 9124 次浏览 • 2014-10-25 23:23
回复
世界上没有差供应商(之四)----差异化
eargto 回复了问题 • 48 人关注 • 11495 次浏览 • 2013-07-04 20:34
回复
产品漏工序,工人未放好,属于人,机,料,法,环,那方面的问题
你好2017 回复了问题 • 14 人关注 • 1309 次浏览 • 2024-05-15 08:22
回复
SQE工作經驗談
zhoushangchu 回复了问题 • 346 人关注 • 58960 次浏览 • 2023-03-24 14:53
回复
世界上没有差供应商(之六)---厨师的刀法与三文鱼
mclee 回复了问题 • 73 人关注 • 15753 次浏览 • 2014-10-25 23:40
回复
SQE写给供应商质量经理的一封信-问题背后的问题
SAJP 回复了问题 • 187 人关注 • 51956 次浏览 • 2023-12-06 16:08
回复
(原创)我的质量观——我是过程质量工程师(QE)
berry111 回复了问题 • 191 人关注 • 26371 次浏览 • 2023-09-04 11:40
回复
[原创]质量经理小丽的压力
润庆 回复了问题 • 335 人关注 • 95737 次浏览 • 2023-08-29 15:10
回复
叶子的5S工作日记^o^
Bensonchuo001 回复了问题 • 359 人关注 • 84963 次浏览 • 2023-08-16 13:10
回复
小调查:一线员工岗位的劳务派遣或临时工占总一线员工的百分之六十到百分之七十五,这种现象是不是对质量有严重的隐患?……大家是如何解决这问题?
Bensonchuo001 回复了问题 • 16 人关注 • 2668 次浏览 • 2023-08-02 11:11
回复
一个客诉折射出质量人的一些问题
Bensonchuo001 回复了问题 • 98 人关注 • 17822 次浏览 • 2023-08-02 10:28
回复
供应商质量管理新系列(之五)---当冬天到来
zhoushangchu 回复了问题 • 53 人关注 • 10339 次浏览 • 2023-02-28 09:27
回复
用亲身经历谈谈MRB流程的重要性
berry111 回复了问题 • 40 人关注 • 16436 次浏览 • 2023-03-29 13:01
回复
看《工作3年了,对自己SQE工作的总结》后感
zhoushangchu 回复了问题 • 61 人关注 • 12517 次浏览 • 2023-03-25 10:20
回复
品质人员人数与生产线人数比例是多少(五金、压铸或注塑等)
zhaow 回复了问题 • 5 人关注 • 4478 次浏览 • 2023-04-27 15:26
回复
缺陷和不合格的区别和联系(算原创吗)
berry111 回复了问题 • 15 人关注 • 10236 次浏览 • 2023-04-20 22:13
回复
世界上没有差供应商(之三)---胎教的力量
berry111 回复了问题 • 75 人关注 • 16819 次浏览 • 2023-04-20 22:13
回复
SQE工作的重点因该放在哪里?----由网友问题引发的一个帖子
zhoushangchu 回复了问题 • 111 人关注 • 30953 次浏览 • 2023-03-28 09:15
回复
每家公司的SQE的日常工作是一样的吗?大家来show一下你的SQE日常工作!
zhoushangchu 回复了问题 • 39 人关注 • 8492 次浏览 • 2023-03-25 09:19
回复
世界上没有差供应商(之十一)--在利润的空间里舞蹈
zhoushangchu 回复了问题 • 13 人关注 • 7409 次浏览 • 2023-03-24 14:44
回复
【8-供应链管理工程师之价值所在】
zhoushangchu 回复了问题 • 65 人关注 • 8329 次浏览 • 2023-03-24 09:58
回复
供应关系时代的质量升级(<看不见的秩序之四>)--秩序在重复中
zhoushangchu 回复了问题 • 42 人关注 • 7501 次浏览 • 2023-03-24 09:20
评论
QC常犯的10种错误
2271118242 发表了文章 • 40556 次浏览 • 2012-04-21 08:52
评论
评论
不以预防为目的的质量管理就是不以结婚为目的的谈恋爱---从供应链管理看中日汽车制造的差距
zhaobangqiang 发表了文章 • 3924 次浏览 • 2018-11-06 19:31
评论
评论
念家
venjior_jing 发表了文章 • 3372 次浏览 • 2016-12-19 17:14
评论
评论
12.09 深圳站质量人交流峰会感想
326496 发表了文章 • 4403 次浏览 • 2012-12-10 20:37